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智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區域經濟與產業群關係密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哈羅鐵路全線鋪通。圖為施工指揮員在指揮鋪設軌排。 新華社

AMTD尚乘財富策劃董事兼行政總裁 曾慶璘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情況下,中國企業為使資源分配達致最高效率,積極實施產業分工,加速了區域產業群聚集的現象。不過近年來出現區域發展差異、城鄉差距、所得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等問題,影響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不確定因素。由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以東南沿海經濟特區作為經濟體制轉型的試驗場,漸進式的發展模式帶動全中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亦造成中國東部、中部、西部的發展差距日益擴大。

 東部沿海地區製造業群聚的現象更為明顯,而東北三省與西部地區的製造業卻相對萎縮,導致總堅尼系數上升,此集中效應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日益增加,以及中西部農村勞動力的移入。因此,中國地區差異擴大與產業群聚有密切關係。

 由於80年代中,亞洲四小龍因應內部產業升級,積極尋找廉價勞工與自然原材料的因素,陸續將勞力密集的生產轉進市場開放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以提升國際產品競爭力。再加上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提升,並加速投入,令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群聚的產業增加。因而造成由最初勞力密集型產業的群聚,到現今技術投入的增加,政府部門規劃的高科技園區、工業區和開發區便是中國進一步推動技術群聚的策略。

善用中央資源有助差距改善

 若地方政府能善用中央資源,區域差距或能取得改善。在2003年,中國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並將其視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項目,其中又以規劃建設大連市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最引人側目。中國推動東北地區發展的目標是:將東北建設為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之後,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東北地區資源優勢包括石油與天然氣開採業是東北產值比重最大的工業(佔25.48%),在全球能源短缺、而東亞能源需求日增的情況下,東亞石油天然氣開發、能源技術合作、管網建設以及資金籌措,已成為中國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誘因。

 另外,快速崛起的中國主要發展重心仍在長三角、珠三角以及東南沿海地區,該地區的市場開放程度相對較高,而國際競爭也較劇烈;在次級經濟區域整合的可行性評估中,東北地區因內部產業互補性較長三角地區強,產業合作的機會較大,鄰邊的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甚至德國都極關注中國推動東北區域發展的策略。

 世界各國在中國加入 WTO 之後,對中國的投資已由製造業逐漸擴及金融、流通、電信等服務業,在營運佈局上,也由生產結合研發與行銷。中國在國際投資持續進入的同時,低技術產業群聚的轉型逐漸整合供應鏈;內部區域發展的佈局雖非一蹴可及,但也因善用亞太區域整合優勢的資源而積極進行。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西班牙前景不樂觀 歐元勢再挫 (2012-07-24) (圖)
中國區域經濟與產業群關係密切 (2012-07-24) (圖)
澳門珠海經濟一線天 (2012-07-24)
權證流通量成另類分析指標 (2012-07-24)
熱點透視:雅虎為新任CEO付出鉅額代價 (2012-07-24) (圖)
百家觀點:經濟不樂觀 華府陷兩難 (2012-07-20) (圖)
新政府房策回應社會聲音 (2012-07-20)
內銀受累減息料呈弱勢 (2012-07-20)
熱點透視:若LIBOR遭抵制 後果會怎樣? (2012-07-20)
通脹稍回落 通縮言之尚早 (2012-07-20)
從新市鎮規劃看標準工時 (2012-07-20)
百家觀點:從賣地成績解讀香港樓市 (2012-07-17) (圖)
中央續推措施刺激經濟 (2012-07-17) (圖)
權證流通量不宜忽視 (2012-07-17)
經濟下滑 A股暫難擺脫低迷 (2012-07-17) (圖)
制度改革可防中國經濟減速 (2012-07-17) (圖)
百家觀點:經濟放緩 內地轉型必經階段 (2012-07-13) (圖)
醫藥股有望否極泰來 (2012-07-13)
拆解發展商低價買地之謎 (2012-07-13)
熱點透視:關注日用品不能承受之輕 (2012-07-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智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