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學院協理副校長 文理學院院長 莫家豪教授
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新一屆政府應協調及統籌宏觀體育及文化政策,力推全民體育文化,培養年青人參與體育的興趣。在地區內建構便民體育設施,在教育體制內加強體育及全民健保的推廣,讓年青人可選擇參與與體育有關的事業,推廣體育多元化及產業化,為香港創造另一種新興產業。
今年正值倫敦舉辦奧運,全球開始對體育運動熱切起來。除了早前有關轉播倫敦奧運項目的爭議外,香港教育學院文理學院聯合教院學生會,與青年智庫(Round table Community)和圓思顧問有限公司在今年五月,以本地體育發展為主題,進行了一次有關本港青年(包括教院大學生)的運動習慣及他們對本地體育發展的調查訪問。今次訪問成功完成了674位青年人的調查,當中500位為15-34歲香港青年(以隨機抽樣進行電話訪問),另外174位教院學生則在教院內以電郵發放網上問卷。是次訪問調查數據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就人口特徵進行加權處理以保代表性。
青年人對本地體育活動留意程度
這次調查顯示本地青年普遍較少留意本地體育活動或比賽,33.6%受訪者表示「好少留意」,24.4%則表示「完全無,非常少留意」。在留意項目上,較多留意本地體育運動是足球(36.1%),其次為籃球(15.5%)及羽毛球(12.3%),但受訪者中,有13.6%表示並無留意特定類別的本地體育運動。接近一半受訪者認為,主流傳媒對本地體育運動的報道不足,多以「一般」來評價本地報道之情況,另有26%受訪者認為「不足夠」及12.2%認為「非常不足夠」。
青年人做運動的體驗
在被問及有關平均每星期運動時間時,接近四成受訪者表示每星期用不多於1小時來做運動;另一方面,9.7%受訪者表示沒有做運動的經驗。而運動類型,最多受訪者表示他們最常做「球類運動」(33.1%),其次為「跑步或遠足之類」的運動(31.5%)及「健體或伸展運動」(16.9%)。而做運動的主因:接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做運動為了「強身健體」(49.8%),其次為「消閒」(21.9%)和「得到樂趣」(14.5%)。
青年評價本港體育政策及設施
最多受訪者主要認為現時公共運動設施足夠程度是「一般」(47.3%),有近四成受訪者表示現時公共運動設施不足(37.8%),表示足夠者只有12%。此外,過半受訪者認為香港體育發展的目標應該是「推動全民普及體育」(51.8%),其次為「推動體育運動事業全職化」及「舉辦體育盛事,吸引遊客」。另外有41%受訪者認為,要推動香港體育發展,最重要是「在學校和社區推廣體育運動」,其次為「為全職運動員提供培訓和財政支援」(28.6%)和「鼓勵及協助商界投資本地體育賽事」等意見。
推廣活力之都 體育事業產業化
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港府欠缺整全及全面的體育及推廣全民康體身心康健政策。在推動平衡發展,新任政府可藉打造香港成為文化之都的同時,重新協調及統籌宏觀體育及文化政策,力推全民體育文化,培育年青人參與體育的興趣。在地區內建構便民體育設施,在教育體制內加強體育及全民健保的推廣,讓年青人可選擇參與與體育有關的事業,推廣體育多元化及產業化,為香港創造另外一種新興產業。打造健康之都,推廣體育普及化和產業化,也是香港可發展的另一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