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佩璆 醫生
何謂醫學美容?成效好嗎?靜脈輸液的美容程序與正統的醫療行為,又究竟有多少的分別呢?一般的理解,醫學界所指的輸液方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其中靜脈注射效力最強但風險最高。就如高永文局長所言,有關事故非常嚴重,對事件感到十分震驚;他又強調,靜脈輸液是一種醫療行為,必須要由醫生負責或在其監管下進行。如是,醫療行為該以怎樣的準則和規範來界定呢?
高風險的醫療程序
據報道,今次出事的醫學美容療程,是集團所聲稱的自體細胞免疫療法,先由進行療程者抽出血液,然後送往本港一間化驗中心,經提煉出白血球等細胞,再經由靜脈注射輸送回進行療程者自己的身體內。靜脈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是一種醫療方法,即把血液、藥液、營養液等液體物質直接注射到靜脈中。其中,靜脈注射可分短暫性與連續性,短暫性的靜脈注射多以針筒直接注入靜脈,即一般常見的「打針」;連續性的靜脈注射則以靜脈滴注(Intravenous drip)實施,俗稱「點滴」,先將留置針插入靜脈後固定,然後接上可更換或補充的瓶裝或袋裝醫療液體。簡言之,不論是「打針」、「點滴」,都算得上是醫學上定義的「植入式醫療行為」。物質經由靜脈注射,直接進入人體的循環系統,注入的物質由靜脈流入心臟,心臟有如一個水泵,瞬間便將注入的物質推送到全身每一處地方,因此靜脈注射的效應極之迅速,作用範圍也非常全面。
高規格的監管系統
如此的醫學美容療程效果不得而知,但經過這次涉及人命傷亡的事件後,接受此等療程的風險卻實在不可小看。此外,療程期間血液的存取、運送和所謂的「提煉」的各個程序亦可能會受到污染,如此看來,整個美容療程的每一個環節亦必須受到嚴格仔細的監管,儘管醫學界和美容界過去多年都有提出加強監管的要求,但政府仍然「以不變應萬變」,直至今次事故出現為止。誠然,要鉅細無遺滴水不漏地對這些未被明確界定的疑似醫療行為作嚴格規範殊不容易,但當局還是不可能如DR集團所發表「有關靜脈點滴乃是由獨立醫生(非受聘於本集團)於醫務中心進行」的澄清般說了便算。換言之,高風險的醫療程序就該以高規格的方式進行監管;而提供療程公司的管理和組織架構,亦不該成為某些人逃避刑責的法律漏洞。
市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不知名的產品和服務,可向消委會投訴;涉及醫療事故的就由相關的專業監管機構跟進調查,甚至懲治。若牽涉重大公眾利益或與法規事宜相關,立法會更可能介入其中提供協助。當年,雷曼迷債調查報告便是其中一例。過去的迷債已令不少年事較長或不諳投資市場風險的投資者,在不明不白的金融迷陣中賠掉了半生的積蓄;今天,又有市民墮入了另一個像霧又像花的美容迷債,有進行療程者更因此而花了金錢,損了健康,賠了性命。
對美容迷債不能不了了之
事實上,醫學美容在過去十多年愈來愈興盛,參與接受療程者亦愈來愈多,究竟有多少市民曾經或正接受類似的療程呢?當中,多少所謂的療法和程序是受到合適的法規所監管呢?這些療法是真真正正有科學根據的,還是只是由一大套科學術語堆砌而成,連專家都看不懂的迷魂陣呢?有多少參加者因此承受了不良的副作用呢?當局對此等事宜有多少掌握呢?另一方面,若美容業界有意提高行業的專業認受性,亦應該自發的引入及加強行業營運方式的監管制度,否則,這筆謎一樣的醫學美容債,只會愈滾愈大。
昔日迷債錢財身外物,亦用了數年仔細調查才水落石出;今次人命關天,絕不可能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