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揚清激濁:迎接繼往開來的新時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0]     我要評論

楊孫西

 十一月八日上午,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世人矚目的中共十八大隆重開幕。胡錦濤在開幕式上代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說,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重大課題。對於港人來說,關注十八大,就是關注國家民族的興盛和「一國兩制」的發展。顯而易見,十八大之後,中央對香港的大政方針會更加符合港人利益,從香港的實際情況出發,有利於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提高管治水平,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和諧相處、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新經濟策略全面深化改革

 胡錦濤在十八大開幕式所作的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第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第三,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第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第五,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可以預見,十八大之後,中國將會成功轉變經濟增長的方式,經濟能夠保持百分之八的增長,而且質量大大提高。當前,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二十一世紀初葉對中國仍是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國家將面臨重大機遇和諸多挑戰,中共十八大產生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任重道遠。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是要為下一個十年的中國經濟增長尋找新的動力。李克強副總理在今年3月出席2012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開幕式時,闡述未來經濟改革思路說,「主攻方向是調整經濟結構,戰略基點是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要把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注重發展經濟和提高居民收入同步,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信心,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可以預見,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將從出口和投資轉向消費。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這對於集中力量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是一個難得機遇。

大政方針更符合港人利益

 胡錦濤在報告中還指出:「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鼓勵香港、澳門各界人士在愛國愛港、愛國愛澳旗幟下和衷共濟,促進社會和睦;加強內地與香港、澳門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積極支持香港、澳門開展對外交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香港、澳門事務。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設好香港、澳門,香港、澳門已經並將繼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

 香港回歸祖國十五載,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年,港人包括愛國愛港工商界和專業人士的參與和貢獻絕對功不可沒,推動了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十三億中國人民和七百萬港人一起受惠。另一方面, 從二零零三年中開始,中央政府大力度、高密度和寬範圍地出台支持香港發展的舉措,不僅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和對港人的關懷,而且極大地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十年來,在中央鼎力支持下,香港和內地的經濟合作與融合,已呈現雙贏局面。

香港將獲得巨大發展空間

 胡錦濤在十八大開幕式所作的報告中特別提到發展創新科技,他還曾提出要在二零二零年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十八大後將鼓勵大學裡面出現競爭機制,鼓勵大學利用知識產權創造財富,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提倡尊重知識分子。所以,如何吸納香港的大學和專才參與科學研究和大學競爭模式的創立,也是十八大之後的一個重要課題。十八大後,通過內部的改革,會處理好國營企業和國家稅收的問題,進行減稅,解放生產力。在法律制度方面,也會作出相應的改革和立法,保障民營企業和國民發展生產和科技的積極性。

 據悉,國家還將放寬民間的銀行或者是香港的銀行到未來中國城鎮化的區域,開展經營活動。城鎮化的關鍵在於,要大力建立城鎮之間的集體交通鐵路系統,高速公路系統,職業訓練學校系統,通訊系統,金融貸款系統,服務業系統,民營經濟可發揮高效率的經濟活力。十八大後,國家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香港和內地早已簽訂CEPA協議,如果香港的現代服務業,能夠到內地實行城鎮化的地區去發展,開拓房地產、職業化教育、銀行業務、商業銷售服務、勞力密集加工業、社會家務服務、城市設施供應服務,那將是商機無限。毫無疑問,中國的發展後勁是驚人的,國家的城鎮化和發揮民間企業的積極創造力,是中國未來十年經濟高速度發展的兩大引擎,香港將會由此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新聞
揚清激濁:迎接繼往開來的新時代 (2012-11-10)
堅定不移維護香港穩定發展 (2012-11-10)
啟德體育城用地爭論值得反思 (2012-11-10)
老人福祉莫成政治籌碼 (2012-11-10)
港情港事:對奧巴馬連任的展望 (2012-11-10)
計佑銘: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2-11-09) (圖)
環球視野:十八大推動中國向更新、更強目標發展 (2012-11-09)
我們真正認識「人大釋法」嗎? (2012-11-09)
管見集:中央一如既往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2012-11-09)
西方走廊:羅姆尼目中無人滿盤皆輸 (2012-11-09)
國家黃金十年也是香港成功的十年 (2012-11-08) (圖)
僑界參與「九二共識」二十周年活動 展現愛國情懷 (2012-11-08)
青年人關注十八大 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2012-11-08)
啟德郵輪碼頭應設渡輪配套 (2012-11-08)
大學教育與社會流動:台灣的啟示 (2012-11-08)
博識教育裨益香港 (2012-11-08)
專業議政:反對派玩弄程序 愧對40萬長者 (2012-11-07) (圖)
環球視野:中國如何看待美國大選 (2012-11-07)
止戈為武:穩當積極的解放軍高層人事安排 (2012-11-07)
香港管治何以困難 劉兆佳言猶未盡 (2012-11-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