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發展要數量更要質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05]     我要評論

楊鴻璽 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世界性大國乃至強國的概念具有高度、量度、寬度等多個維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數量與質量。完整的綜合國力概念並不僅僅反映在經濟增長指標上,上述多個維度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否則綜合國力就是不完整的。未來中國的發展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以改革開拓精神,推動發展質量產生新飛躍,質量與數量結合名副其實。

 中國的發展進程是幾十年的曲折奮鬥進取之路,中國的未來復興是百餘年來幾代人的光榮夢想。儘管依然面臨諸多不如意處,但取得這一成績依然讓中國人感到一絲欣慰。當然,此時此刻遠不能驕傲自滿,遠不能高枕無憂,遠不能得意忘形。中國的發展與復興之路,依然需要克服重重難關,依然任重道遠。中國經濟總量與質量很不成比例,面臨提升發展質量的艱巨任務。中國整體經濟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在世界排名還非常落後。世界銀行2009年統計,在213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排在第124位。

單純看GDP排位意義不大

 中國的技術水平有了明顯進步,但仍面臨長久的追趕、吸收、趕超和創新重任,仍面臨來自西方的高科技出口管制、科技教育體制亟需改革等難題。在生產領域,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發展質量不高。一方面資源供應緊張,另一方面資源消耗居高不下,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水和資源還比較高,開源節流、節能減排等許多方面還面臨很多問題,還存在很多挑戰。中國的管理水平還參差不齊,質量效益差別不一,收入分配嚴重不均衡。一方面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工人嚴格管理,勞動者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另一方面,一批人勞動付出不多但收入畸高,更有一批人通過權力尋租和投機活動獲得不當巨額財富。

 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通貨膨脹、房地產嚴重泡沫化、區域發展水平差別大、創業環境有待改善、稅負過重等諸多不利因素。在社會和治理領域,還面臨腐敗、兩極分化、治理機制遲滯、人浮於事、社會風氣多元浮躁等許多棘手難題。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堅尼系數攀升很快,已經接近或超過國際公認警戒線。由於社會體制機制原因,即便是經濟量的對比,也因標準不同而出現天壤之別的尷尬結果。

需推動發展質量產生新飛躍

 中國經濟的外部發展環境仍很複雜,國際經濟與金融形勢依然嚴峻,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在軍事安全領域,中國不是排在第二,第二是俄羅斯,第三可能是英國或法國,中國某些領域或在第三,或在第五等等,並非必然在第二的位置。當然,從發展層面看,中國的發展與復興仍面臨機遇,經濟發展慣性還將持續;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推動依然帶來巨大潛力;高素質的大量人口是潛在的巨大財富等。未來需要國內外協調互動、各階層團結一心,需要執政者審時度勢、與時俱進,以改革開拓精神,推動發展質量產生新飛躍,質量與數量結合名副其實。

 今後,應大力貫徹科學發展、公平發展、高質量發展等理念。大力推動民生與環境建設,重視社會公平,重視法治規則貫徹落實,大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彌合貧富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鴻溝,切實並高度關懷弱勢群體。推進同工同酬,同制同權,提高勞動者收入。尤其要大力降低房價,恢復房屋本來的居住功能,通過大力打壓房價樹立執政威信,滿足中國人民居者有其屋的心態。依法嚴厲懲處大工程、房地產等各領域的腐敗行為,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挽回執政信譽和人民信賴。

要消除唯GDP標準

 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也要消除發展的功利和浮躁心態,消除唯GDP標準。尤其對主辦和召開各類國際盛會、國內慶典以及大規模基建保持平常心,不能盲目和過度追求各類國際盛會和大事慶典,不能過度鋪張建設地鐵和高鐵等大規模基礎設施。必須考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從各個層面看,用錢的地方很多,必須把有限的國內和國際投資用到刀刃上,必須精打細算、精益求精,拿出資金來推進具有實質意義和偉大意義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國際舞台上,在適度承擔國際責任的同時,更要努力維護國家利益、主權和領土領海安全,為國家復興拓展發展資源和空間,創造有力的國際條件。

 鄧小平自倡導改革開放至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一系列樸實直白講話,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美好設計,表現出他推動公平改革、強國富民、平等法治的強烈初衷,以及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危機感和深切情懷。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非常迫切地指出,思想要解放一點,膽子要大一點,步子要快一點,改革不要怕錯,錯了改過來就行了,不要一步三搖、瞻前顧後,不要做小腳女人。

對發達國家的高端依賴未減弱

 有人說中國將趕超美國,許多經濟生產指標已經超過美國。的確,中國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但3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更多是量的積累,在許多領域難以達到質的飛躍。中國在經濟、科技、金融、規則等方面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端依賴並未減弱,一些方面反而亦步亦趨,許多發展成就的人均指標顯得孱弱無力,在世界100位之後,還要承受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空氣污染、健康損害等巨大的發展代價。與美國在世界上所發揮的領導作用相比,中國在許多領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依然有限。獨具特色的「中國道路」要最終取得成功,尚需巨大努力。

相關新聞
堅決支持警方執法 豈容惡人先告狀 (2013-01-05) (圖)
中國發展要數量更要質量 (2013-01-05)
建制派須團結應對嚴峻形勢 (2013-01-05)
依法施政促繁榮是港人福氣 (2013-01-05)
雪泥鴻爪:居安思危 穩中求進 (2013-01-05)
來論:《蘋果日報》自編自導自演「請人遊行」鬧劇 (2013-01-04)
施政報告應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出可行性政策措施 (2013-01-04)
管見集:美國施亞洲木馬計 黎智英三當馬前卒 (2013-01-04)
收起港英龍獅旗 (2013-01-04)
激進搗亂逆主流 從嚴懲罰彰法治 (2013-01-04)
財政懸崖隨時波瀾再起 (2013-01-04)
梁班子必須突破「選戰圍城」 (2013-01-03) (圖)
西座內望:「人力」倒梁乏民意 挑戰法紀須懲治 (2013-01-03)
西方走廊:插贓嫁禍 太過低樁 (2013-01-03)
不能讓反中亂港搞手橫行霸道 (2013-01-03)
憑安倍晉三就可奪我釣魚島嗎? (2013-01-03)
西方走廊:美國科技創新持續大滑坡 (2013-01-03)
元旦遊行氣氛平和 期待政府改善民生是主流 (2013-01-02) (圖)
明刀明槍:激進倒梁反應慘淡 激烈對抗難獲支持 (2013-01-02)
止戈為武:十八大後空軍將領調整著眼長遠 (2013-01-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