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近年香港一直與新加坡相比較,從GDP到人均收入,各種各類的政策,不論學者、官員、甚至梁振英在競選特首時,也把香港與新加坡的房屋政策相比較,可見新加坡是目前香港最大競爭對手。
1970年起經濟迅速發展的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四個經濟體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但1990年代後較為少用此稱呼。香港與新加坡一直被外界互相比較,的確新加坡有很多政策及城市規劃很值得香港借鏡,我們來看看有什麼港府能參考一下。新加坡人口密度比香港高,新加坡人口530萬居住在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香港人口700萬,居住在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為什麼新加坡人的居住面積會比香港大?因為香港山多平地少,新加坡則山少平地多。新加坡85%家庭是房屋業主,比率是世界第一,這是由於新加坡政府提供低入息審查,低息貸款的組屋予市民,組屋形式與香港的居屋相似,組屋面積大,售價低,全民負擔得起,組屋並可於五年後於自由市場買賣。目前,新加坡每年約有1.5萬對新人,當中70%購買預購組屋作為第一個房子,其他則通過轉售市場購屋。
其實房價高企不只香港,近兩年新加坡房價高也是熱門的社會話題。2012年第四季度的二手組屋轉手售價比前一季度增長了2.5%;私宅價格指數2012年全年增長2.8%,雖然低於前一年5.9%的增幅,但仍在上升。政府為了使組屋價格維持在一般人能買得起的水平,大幅增加了組屋供應。政府計劃將2013年的組屋供應量由2萬套調高至2.3萬套。反觀香港,至2015年,估計未來每年只能提供1.2至1.4萬個左右公屋單位,目前申請公屋上樓有近20萬人,嚴重供不應求,而復建居屋也不知何年何月何時再推出?就算落實了興建也非短期內即可推出應市,另外,置安心計劃、港人港地也只是先行先試模式,難以長遠幫助基層市民置業。
其實新加坡的組屋和私宅分別在兩個互不流通的市場中進行交易。組屋每戶家庭只能擁有一套,可在二手市場轉售,但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擁有永久居留權的人才能購買,就如梁振英建議的「港人港地」。而私宅則是較為高端的住宅,目前組屋佔住宅總套數的比例約為76%,私宅約佔24%。新加坡政府也有額外印花稅辣招,以防外國人炒高新加坡樓價。
新加坡有一項政策很值得港府參考,就是新加坡年輕人若工作了若干年後,兩夫妻可利用兩人積存的強積金用作置業首期,甚至可將日後每月的供款,用來幫助供樓,就算將來兩夫婦到達退休年齡時,樓宇的貸款也應已付清了,老年的居住問題也解決了,甚至讓下一代有個落腳之所;就算其間在自由市場轉售,或可在自由市場中賺取可觀回報用作養老之用,總比放在強積金戶口白白等派息及貶值好。
香港的樓價如脫韁之馬,不斷上升,新一代青年人,找工作難,收入不高的境況下,要上車置業難上加難,若港府效法新加坡放寬規定,允許將強積金用來置業,這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