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內地社會主義的陣地和橋頭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8]     我要評論

文平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主席團會議主持人俞正聲在參與港澳聯組討論時,向委員提出5點希望,當中提到要確保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在香港、澳門的長期執政。他更指出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內地社會主義的陣地和橋頭堡,「如果出現和中央政府對抗的力量,離心離德的力量在香港執政,對香港不好,對國家也不好」。對於俞正聲講話,主流輿論都認為這是中央對於普選行政長官「定調」,要求將來的普選特首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不能將香港變成反華橋頭堡、不能出現與中央對抗力量。如果將香港變成顛覆中國政府的陣地和橋頭堡,屆時香港將永無寧日,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俞正聲在會上提到有關2017年普選特首的問題,受到輿論高度關注,認為是傳達中央對於未來普選的「看法」,有報章社評就指出「俞正聲的言論,實際上是為未來特首選舉定調……反映了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共中央,對香港未來特首選舉的態度,無論將來的特首如何產生,就是香港絕對不能變成顛覆大陸的陣地和橋頭堡,絕對不能出現與中央政府對抗的力量執政,這是北京不可逾越的底線」。有報章指,俞正聲的言論是中央政府提早就普選方案「設限」,以此提高將來普選的門檻,將反對派議員拒之門外,認為社會若「討論特首愛國愛港標準」,正正中了圈套云云。

確保愛國愛港力量長期執政

 不過,輿論大都認為,俞正聲提出確保愛國愛港力量長期執政,要求將來特首由愛國愛港者擔任,是5點希望中最重要的一點。事實上,鄧小平早在1984年就提出「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基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行政長官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負責。同時,特首和主要官員就職的誓詞,是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些都充分說明特首必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央政府負責,必須是愛國愛港者。有輿論更指出,如果一個特首參選人連最基本的愛國愛港要求都做不到,「試問中央政府怎會委任一個不愛國的特首?」有分析亦指,過去「強調一國,特別是早前政協發言人呂新華提到要愛國愛港,便遭到反對派大肆批評,俞正聲的言論反映中央不希望見到參選特首的人並不愛國愛港,強調中央對特首任命權有絕對性,他的言論不是辣,而是講得坦白,是好事,讓香港人也能清楚中央想法」。

不可令香港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有評論認為,俞正聲說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內地社會主義的陣地和橋頭堡是杞人憂天,不過是借此收緊本港未來的選舉制度。然而,多數輿論認為,「香港回歸16年來,幾乎沒有一刻獲得過平靜。港英政府遺留下的舊殖民勢力,在回歸後不斷搞小動作,挑撥社會、破壞特區政府管治,甚至鼓動激進的極端示威活動。到了近年,一些香港本地政團更與英美政治勢力合流,進行破壞『一國兩制』、支持顛覆中央政府的行為,有的甚至是明目張膽地煽動『港獨』意識與行動」。

 事實上,早前「維基解密」披露了近千份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機密電文。在這些電文中,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對香港事務的干預可以說是全面而且深入。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教授在其新書中提到,中國崛起將令到與西方列強的摩擦升溫,加上美國重返亞洲,「可以預期中國與西方列強及周邊國家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的摩擦會日益頻密。西方也會更加看重香港作為西方對華發動『進攻』的橋頭堡角色。愛國愛港力量與反對派的交鋒愈來愈不是香港內部的事情,而兩者之間的勝敗榮辱也不僅僅是香港內部勢力此消彼長的簡單問題,而是涉及到國際政治、國際安全和民族興衰的大問題」。近年來本港的一些政治亂象,已說明俞正聲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輿論亦指出,目前有極少數人利用兩地交往出現的一些摩擦和矛盾,刻意煽動仇視內地的情緒,甚至舉起港英旗,鼓吹「港獨」,這是罔顧七百萬人福祉,破壞「一國兩制」和香港繁榮穩定。俞正聲的講話是有的放矢,有相當強的針對性。

 有輿論更認為,面對這些「歪風邪氣」,「不僅愛國愛港力量需要站出來勇於發聲,全香港社會也應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向用心不良的外國政治勢力說不。如果此種惡行不獲得制止,長此以往,香港的一些反對派難保不會被英美勢力『收買』,將香港變成顛覆中國政府的陣地和橋頭堡,屆時香港將永無寧日,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不能出現和中央政府對抗的力量

 俞正聲在會上亦提到,香港這麼多年來經濟和社會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經濟保持平穩、持續的發展,得益於內地經濟改革開放的迅猛前進,但「如果出現和中央政府對抗的力量,離心離德的力量在香港執政,對香港不好,對國家也不好」。有個別報章認為,這是要「恐嚇港人」,並且將反對派人士拒於特首選舉門外。但主流輿論都認同,兩地經貿融合已是大勢所趨,香港經濟已不能脫離內地自存,不論任何人做特首都需要繼續深化兩地合作,為香港尋找發展的機遇。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如果出現一位對中央存在敵意,甚至不斷挑戰中央政府的特首,不但嚴重損害兩地的交往,更會引發憲政危機。因此,未來普選產生的特首不能成為對抗中央政府的力量,這是中央所不能容許,更是七百萬香港市民不能容許的。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更直指「雖然距離2017年還有4年時間,但相信中央想傳遞這個信息,讓港人做好思想準備,說明有普選都不可為所欲為」。

相關新聞
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內地社會主義的陣地和橋頭堡 (2013-03-08)
揚清激濁:新時期港區政協委員責任重大 (2013-03-08)
龍聲飛揚:大力推進中國義工文化建設 (2013-03-08)
香港基本法第24條的正當分類 (2013-03-08)
推行國教要有勇氣和決心 (2013-03-08)
俞正聲上海經驗對香港處理兩地交流問題的三點啟示 (2013-03-07) (圖)
中華文化「走出去」要有新思路新模式 (2013-03-07)
頂天立地:不能讓「顏色革命」陰謀得逞 (2013-03-07)
請公民黨正確認識《基本法》 (2013-03-07)
止戈為武:新屆政協軍隊委員名單傳遞重要信息 (2013-03-07)
來論:從世界關注「兩會」看港青少年了解國情重要性 (2013-03-06)
志強時評:《蘋果日報》屢次誣衊李嘉誠應受譴責 (2013-03-06)
張曉明談媒體報道與民意有落差很正常 (2013-03-06)
明刀明槍:余若薇何以忌憚「愛國愛港」標準? (2013-03-06)
政經多面體:派糖不宜恒常化 擴闊稅基要考慮 (2013-03-06)
呂新華傳達重要信息:普選的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 (2013-03-05)
指點江山:「佔領中環」是破壞法治的偽命題 (2013-03-05)
西座內望:預算案發難? 反對派進退維谷 (2013-03-05)
明刀明槍:反對派阻青少年認識祖國是何道理? (2013-03-05)
管見集:烽煙節目綁架輿論 無理攻擊預算案 (2013-03-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