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頤衡
前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指出, 「佔領中環」行動缺乏強大的領導,擔心最終以流血結束。 「佔領中環」的始作俑者戴耀廷,對於劉兆佳暗批他並非「強大領導」,聲稱不論有沒有領導,「佔中」都有可能以流血收場,但他又借他人之口稱,中環的主要金融商業活動是在寫字樓高層進行,並非在地面,因此「佔中」對他們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是的士司機云云。
戴耀廷「的士司機論」有欠誠實,他身為學者,講話豈可不顧邏輯?他既然承認「佔中」可能以流血收場,但又說「佔中」只影響的士司機,這不是相互矛盾嗎?實際上,擔心「佔中」失控而影響香港金融商業活動乃至以流血結束,並非劉兆佳一人。民建聯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68.6%受訪者擔心「佔領中環」會令中環癱瘓,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65.3%擔心會引發激烈衝突。戴耀廷只認同「佔中」影響的士司機,實乃自欺欺人。
倫敦、紐約的主要金融商業活動也是在寫字樓高層進行,並非在地面,按照戴耀廷的邏輯,該兩個金融中心若發生騷亂事件,只影響的士司機。但事實上,2011年發生的「倫敦大騷亂」,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許多人遇難,總共186名警員受傷。騷亂對金融商業造成的損失達到數千億英鎊,保險公司估計賠付超過2億英鎊的賠償金。同樣,「佔領華爾街」運動於2011年進行了兩個多月,並蔓延到美國乃至全球的多個城市。雖然運動當初是表達對美國社會偏袒權貴和富人的不滿,但運動迅速失控。最後美國當局用警棍驅散示威人群,用強力清除示威者駐紮的營地,大批示威者被當局逮捕。這次行動也嚴重影響紐約金融商業活動,並造成巨大損失。
其實,戴耀廷稱「佔中」只影響的士司機,是因為「佔中」引起了香港社會的普遍憂慮,所以他才前後矛盾,淡化「佔中」的嚴重後果,並且對之塗脂抹粉。戴耀廷早先聲稱:「此舉(「癱瘓中環」)足以左右北京決定,你北京都要諗吓,現在不讓步,只會跑出更激烈的泛民。到時就連帶香港的商人也會投訴做不到生意,會影響到北京。」他3月2日在某報撰文稱:「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經濟是香港的命脈,而中環就是香港這金融中心的中心。選擇發動行動的地點是中環,也就是要攻向香港的最脆弱的地方。」社會各界擔心「佔中」會令中環癱瘓,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並且會引發嚴重騷亂後,戴耀廷急忙將「癱瘓中環」塗脂抹粉為「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並借他人之口拋出「的士司機論」,如此前後矛盾,足見他有欠誠實。
西諺云: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戴耀廷身為學者,應深知誠實不僅關乎策略,而且關乎人品與學術的生命,因此,「的士司機論」不僅貽笑大方,而且押上了戴耀廷的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