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世界傑出華人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星雲大師 弘揚佛法 普度眾生 推展「人間佛教」 貢獻深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國際著名佛學大師,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弘揚佛法多年,他於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總會長,實踐「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及後又與佛教同道在台灣高雄創辦「佛光山」,進行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工作,推展「人間佛教」理念。歷年來,佛光山廣泛布施,大眾亦有更多認識佛教道理的機會。星雲大師到海外各地弘法,足跡遍及兩岸四地、美加、南亞、歐洲等地,為感化世人貢獻深遠。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出生在江蘇江都,俗名李國深,是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他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窮苦的家庭,沒有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從小在寺廟長大,12歲出家做和尚,1949年前到了台灣。他1938年隨母至南京尋父,後於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剃出家,隨即進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

 1941年,在棲霞山寺乞受具足大戒。1944年,在常州天寧寺參學。1945年,進入焦山佛學院就讀。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此後定居台灣。

創佛光山 主張佛教進俗世

 經過多年的修行,星雲大師在1967年與同道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二十餘畝山坡地作為建寺用地,於5月16日破土,定名為佛光山。壽山佛學院移址佛光山,更名為「東方佛教學院」。星雲大師本著「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並融古匯今,親手制訂規章制度,印行《佛光山清規手冊》,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

 他曾撰文提示:「個人的獨處,沒有大眾相處的快樂,把快樂分享給別人,又可以從別人的快樂中增添自己的快樂。因此,一個人要獲得快樂,必須擴大小我,融自己於大我中,從大我中獲得快樂。同樣的,佛道在世間,佛道在大眾身上。想求得佛法,更須化私為公,化我為眾。唯有化私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活;唯有化我為眾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摘自《從小我的人間說到大我的人間》一文,載於 《星雲文集,人間佛教叢書》) 他主張把佛教帶進俗世,透過切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方式,為普世人類帶來心靈上的滿足。佛光山除了提供僧侶、信眾潛修的地方外,也推行不少社會服務,使大眾感受到佛教的大愛精神。

 佛光山年復一年地擴展服務,繼有醫院、安老院、育幼院、學校、出版社等等,成為一所甚具影響力的社會慈善機構。佛光山每年接待眾多信眾和旅客,成為大中華地區其中一個重要的佛教傳播基地。星雲大師的貢獻得到宗教界和社會的認同,1986年獲頒二等卿雲勳章。後獲贈高雄市市鑰,成為高雄市榮譽市民。

弘法傳道 促進世界和平

 對於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等理念的追求,星雲大師一直努力實踐著發揚「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出家七十餘年,除了在華人地區弘法外,也在境外進行宗教和慈善工作。他率領同道,陸續於全球創建200餘所道場,如美國西來寺、澳洲南天寺、非洲南華寺等;並創辦4間大學和16所佛教學院,21所美術館、26所圖書館、出版社、12所書局、50餘所中華學校暨智光商工、普門中學、均頭、均一中小學、幼稚園等。及於2006年投巨資在美國創辦的「美國西來大學」,被美國大學聯盟(WASC)接納為會員,成為美國首座由中國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的大學;在澳洲創辦的「南天大學」已成為澳洲一流的知名學府。他創辦的「佛光衛視」24小時電視台面向全球播放;及後「佛光出版社」出版的經典書籍暢銷世界各國,亦創辦了面向全球發行的《佛光學報》、《人間福報》、《普門學報》和《普門》雜誌。

 醫療方面,星雲大師創建了面向世界的「救難指揮總部」和十幾家「佛光醫院」。他在亞洲、北美、澳洲、非洲建立了200餘座大型中國佛寺,9所美術館和26所圖書館。他創辦的教育和慈善機構遍佈世界各地。他的110餘種佛學著述,被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行世界各地。

 回顧中華文明和智慧對世界和平的貢獻,星雲大師表示:「中華文化歷久彌新,我們常說,有太陽照耀的地方就有華人,有海水流到的地方就有華人。他們離鄉背井到全世界,不分國家,都為這些地方的發展作出貢獻。這令中華文化在世界發光,我們應該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眾望所歸 宗教領袖

 外交方面,星雲大師先後到歐洲梵蒂岡與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本篤十六世晤談,交換意見,備受矚目。他又於2004年應聘擔任「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宗教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基督教、天主教、一貫道、道教、回教等領袖,共同出席「和平音樂祈福大會」,促進宗教交流,以行動發揮宗教淨化社會人心之功用。近年,於江蘇宜興復興祖庭大覺寺,並捐建揚州鑑真圖書館、南京大學佛光樓,成立「揚州講壇」,期能促進兩岸和諧,帶動世界和平。

與中大師生分享人文精神

 上月,星雲大師就香港中文大學慶祝金禧校慶,獲邀參加「傳承、開創─從中大創校50年看大學生人文關懷」為題的講座,與校長沈祖堯及多名具不同文化背景的香港、內地及外籍中大生作深入交流與探討。星雲大師與沈祖堯均是現今社會推動人文精神的先驅與積極推動者,是次活動反應非常熱烈,師生八百多人出席,兩個講廳座無虛席,部分人更於場內席地而坐,以一睹大師風采。

 星雲大師提到人文關懷的議題,他表示,「解讀中國文字的意義,認為『仁』字拆開是二個人,我們與人相處,作為大眾中的一分子,要有仁義才能生存。佛教常說『慈悲』,慈是給人快樂,悲是拔除苦痛。若人與人互動能易地而處,人際關係自然變得密切。」

 星雲大師進一步指出,禪是生命之光,而禪並不專屬印度,也不屬於釋迦牟尼佛;禪心就是我心,是每個人的寶藏。他認為「人文教育可注入禪」,並歡迎大眾參加佛光山每年八月舉辦的國際英文禪學營,對人文關懷會有更多了解。「人總是為自己、為我,「我」字拆開是干、戈二字;有我就有干戈,就有戰爭。人文學科可讓人去除自私、我執;更可擴大昇華到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覺覺他。」

 星雲大師舉例說明培養人文素養的看法:「吃飯要靠農人、交通要靠駕駛,任何人都需要大眾給予因緣,一個人不可能單獨生存。父母把子女教育成才,子女成人要報答父母。因此自利不夠,要把自己昇華到利他。例如:為國家、為社會而奮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星雲大師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受苦受難乃至受委屈是必然的。他以自己為例:自小當和尚都是在委屈打罵中慢慢成長,他感恩表示,正因為年幼時於叢林接受嚴苛的教育,否則心存傲慢貢高、自恃、自私,便不能培養為修道者。

個人名片

1995年印度佛寶獎

2000年國家公益獎

2000年泰國佛教最佳貢獻獎

2002年十大傑出教育事業家獎

2005年總統文化獎菩提獎

2005年獲頒總統文化獎—菩提獎

2006年安定身心獎

2006年世界華文作家協會頒終身成就獎

2006年傑出成就獎

2006年獲輔仁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2008年獲國立中山大學頒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2009年中華文化人物

2010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

2010年獲聘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暨客座教授

2013年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相關新聞
范上達教授 換肝之父 妙手仁心 活體肝移植權威蜚聲國際 (圖)
沈祖堯教授 亞洲英雄 最佳校長 秉承作育優才宗旨 (圖)
吳家聲教授 終身學習 文武雙全 退而不休傳授新生代 (圖)
任詠華教授 睿智自信 堅毅不屈 醉心研究化學造福人類 (圖)
熊宏海博士 拉鍊大王 智慧營商 確立遠景 穩中求勝 (圖)
鄭敬凱博士 逆境自強 堅毅積極 廣結人緣盡現智慧 (圖)
張光銘博士 承諾守信 專注勤業 拚搏創新情緣玩具業 (圖)
廖萬隆先生 西進大陸 兩岸合作 締造民族鎢鋼產業 (圖)
顧嘉煇博士 首首經典 家傳戶曉 樂壇教父成就時代金曲 (圖)
星雲大師 弘揚佛法 普度眾生 推展「人間佛教」 貢獻深遠 (圖)
盧偉碩博士 慈善為懷 重視鄉情 榮譽大慈善家實至名歸 (圖)
蔡友文博士 慈悲為懷 人文大愛 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圖)
羅家英博士 承傳粵劇 榮耀影視 千錘百煉演繹文武生風采 (圖)
沈永年博士 商場醫生 北上開拓 沿著高鐵投資地產 (圖)
梁國興博士 國酒精粹 名揚四海 打造世界酒文化雙向交流平台 (圖)
楊悰傑博士 卓立潮頭 無懼挑戰 第二代工業家 擎起改革大旗 (圖)
周斌博士 儒商氣質 人脈致勝 創造慈悲與關懷蝴蝶效應 (圖)
袁御庫博士 中國智慧 華人俊傑 審時度勢屢創商業奇跡 (圖)
徐小明博士 武術精神 影視全材 發揚武術題材創造佳績 (圖)
黃東博士 熱心公益 關懷家鄉 身先士卒打造玉林商業平台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世界傑出華人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