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世界傑出華人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羅家英博士 承傳粵劇 榮耀影視 千錘百煉演繹文武生風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著名粵劇大老倌、影視演員羅家英,五十年來為粵劇演出及發展默默耕耘,他當了半輩子粵劇文武生,舞台演出千錘百煉,及後在電影界的精湛演出獲廣泛肯定;九十年代憑電影《女人四十》獲港台地區的最佳男配角獎項,羅家英中年曾患癌卻幸運康復,命運最終對他露出笑臉,其人生充滿轉折和意外,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出身於粵劇世家的羅家英,原名羅行堂,1946年出生於廣東順德均安鎮沙埔村,羅家英一家共有五兄弟姊妹,其為長子。1949年隨父往香港定居。羅家英八歲時已跟隨父親羅家權學習粵劇基本功,羅父曾跟隨東生,靚松,生鬼容學戲。及後又師承上海京劇名淨劉奎官,其四伯父羅家樹為「打鑼王」,而堂兄羅家寶則以「蝦腔」聞名。羅家英從小在戲班長大,從而發掘了粵劇天賦。

小生臉相 天賦粵劇之材

「日本侵華,我父在戰亂中,為同鄉謀取生活費,所以帶領很多鄉里加入戲行,粵劇為父親帶來事業家庭和生活溫飽,我作為長子,父親很想我繼承衣砵。」入戲行時年僅十四歲的羅家英,從小藏身於虎度門欣賞大戲,更在家中模仿各前輩的演出,尤其是白玉堂,慢慢從小角色捱出頭,「父親很看好我的優越條件:鵝蛋臉形化妝好看、身材修長,腰短腳長,家傳聲線嘹亮等。我那時候唸書不行,看戲時頭腦卻很靈光,父親覺得我在粵劇很有天賦。」 

羅家英最初跟隨父輩學習基本功,後來師承吳少廉、粉菊花、呂國銓、李萬春、劉洵。十多歲開始跟隨父親的戲班東奔西跑演出。自1970年起,當年只有24歲的羅家英,已組成多個劇團展開粵劇生涯,將很多昆曲和京劇的身段融入粵劇,可以說是自成一派,27歲在香港的大戲院正式擔當演出文武生。

滿腔熱誠 意志捱過困境

然而,對粵劇滿腔熱誠的羅家英,出道的時候卻遇上一段艱苦而漫長的日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始,香港受到西方流行音樂的影響和衝擊,社會進入了由老一代轉向新一代的過渡期,經濟逐步增長,加上新潮流的衝擊,香港新文化開始萌芽,當時粵劇步向式微,觀眾數目不斷下降;羅家英縱使對演出滿懷憧憬,在面對現實生活困境,也感到徬徨和壓力,出於生活考慮,需要找工作以保障收入,「剛出道時,香港粵劇情況並不理想,全部的戲班都是自己私人組成的,沒有政府或財團的支持,賺的錢不多,戲服很貴。」為了生活,羅家英曾在印刷廠當工人,幸好於每年農曆二、三、四、五月有香港鄉村演出「神功戲」的機會,「我們這些年輕人就在那裡練習,爭取舞台實踐,最重要是混到一些生活費。當時有很多年輕從業員,每個人都是這樣捱下去。每日計,錢不多。那些年很難熬,不過我也學了很多新舊排場。」那個娛樂質樸的年代,香港兩個大型遊樂場,一個是「荔園遊樂場」,一個是「啟德遊樂場」,內裡有機動遊戲,電影院、話劇院、粵劇場、京劇場等等,羅家英長年就在這兩個遊樂場演出粵劇。

嚴謹認真 走埠打響名堂

1967年開始,羅家英有機會走埠,到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唱戲謀生,「那段時間很重要,那邊演出的機會確實比香港多,學習及領悟的東西更多,做手和動作等練得更熟練。」對演出嚴謹認真的羅家英,明白人在彼邦登台,戲服光鮮漂亮能給觀眾留下好印象,為了做好戲份,於是羅家英自己掏錢去做戲服。他坦言當時賺的錢不多,都屬表面風光,亦曾經歷演出收不到酬勞的苦況,可以說羅家英於20歲到26歲的年華,經常站在理想與現實十字路口的心理交戰。

「四年的走埠做戲體會很多,雖然這個職業收入不高,沒有太多安全感,但還有一些觀眾,捨不得。縱使粵劇前途並不明朗,但是父親深信我是一個很有條件去做粵劇的人,加上我自己有信心,對這舞台的迷戀,對這行藝術的責任感,故此從沒有想過放棄。」憑藉自己的努力打拚,羅家英的粵劇才華和抱負終得到認同,1973年,他終於在新加坡打響名堂,回憶起當時最難忘的事情時,羅家英很自豪地告訴記者:「我最記得第一次去新加坡回來賺了2000多港元,買了一雙皮鞋、一套西裝、一件大衣,好開心。」

電台播音 發揚粵曲精髓

及後羅家英更獲老闆支持投資,找來著名粵劇藝術家李寶瑩組成搭檔。1973年起,是羅家英事業上最黃金的時期,最美好的年華;他一直和李寶瑩搭檔完成全球巡演,在美國、加拿大、法國、荷蘭、新加坡、馬來西亞演出,名氣響徹華人社區。最轟動的一次是1977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連演90天,場場爆滿。

兩人更以大老倌的身份,創先河在嘉諾撒聖心書院開班授徒,從學校開始宣揚和灌輸粵劇的表演藝術,除了訓練新生代之外,亦培養懂得欣賞粵劇的觀眾,以鞭策同業進步。在十五年的時間裡,他都是免費傳授,他持續為粵劇發展,運用突破的宣傳方式使更多人熱愛粵劇。1980年,羅家英以兼職出任香港電台節目主持,及後轉任全職,這四年時間裡,他主持「粵韻新聲」、「粵曲不離口」、「梨園之聲」等節目,透過大氣電波推廣粵曲,又舉辦粵曲歌唱比賽,當時更邀請新馬師曾、鄧碧雲、陳笑風、梁素琴等頂尖老倌和粵曲名家王者師、王粵生、劉兆榮作評判,盛況空前,直至1984年他需長期赴美國演出而請辭。直到1987年,羅家英與李寶瑩兩人分道揚鑣發展。羅家英在1988年和汪明荃合作,組福陞粵劇團,直到現在。

早於2005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與音樂系為羅家英舉辦「香江梨園:粵劇文武生羅家英」展覽,展覽回顧了羅家英50多年的粵劇舞台生涯,展品包括其珍貴圖片、文武場戲服、頭飾和道具、鞋子等,並出版生平集。對於粵劇、電影等藝術追求,今年67歲的羅家英謙稱:「在年輕的時候我刻苦學習很多東西,人生走到這階段,就感覺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在傳統的東西上做些傳承,不負前輩的教誨。香港現在對粵劇較以前重視,但將來還是要年輕接班人來繼承。」

電影歷練 片約不斷

認識羅家英的人,都會被他謙厚性格,從不端著老前輩的架子而留下好印象,事實上,他毫不忌諱的自嘲和搞笑的處世,除了為他在粵劇界廣結人脈和善緣外,間接協助他跨越參與香港電影的演出。羅家英跨界別演出能受人稱許,緣於早年老父意識到粵劇收入始終不多,為想他能有多些本領傍身,提議他加入邵氏南國電影訓練班,「當年與鄭少秋、馬可倫等人同期,學習演技、舞蹈及話劇,這個經驗豐富了我的形體及面部的演技,幫助我日後參與電影演出。」

羅家英的電影路在1991年正式展開,第一部參與的電影是由成龍主演、黃志強導演的《重案組》。直至1994年,他的演藝事業取得突破,碰上了好幾部好戲、好幾個好導演。這一年拍的電影,許鞍華的《女人四十》,周星馳的《國產凌凌漆》,徐克的《滿漢全席》,李連杰的《冒險王》,劉鎮偉的《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事實上在《整蠱王》、《食神》等為人熟知的香港電影中都有他的身影,可謂深入民心。如今,狀態更加放鬆的他,更希望能演一些真正有份量的角色。

眾多演出中,羅家英令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必屬《國產凌凌漆》中飾演的「達聞西」一角,自此羅家英走紅起來,並多以參與搞笑片演出,令他片約不斷。其中有些都是周星馳電影,例如《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兩輯系列他都飾演善良、正義、囉囉嗦嗦又讓人捧腹大笑的唐僧,成為燴炙人口的經典角色。在內地更是年輕人的偶像。1995年,羅家英的電影努力終於獲得肯定,他憑《女人四十》一片贏得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1996年香港金像獎也獲同一殊榮。1997年之後,香港經濟不景氣影響,香港電影被翻版拖累,然而香港電影為羅家英打開在內地的知名度,到現在還對他有強力的影響,後期也因而開始多到內地演出。

「我從來沒有退休的念頭,希望在精力允許的條件下演幾部好戲,其實還是想有一部像《女人四十》那樣的作品,當然最想當男主角。」因此,羅家英時常保持良好的狀態,等待再次發揮的機會,再雕琢幾個好角色,羅家英坦言,他目前在舞台上施展的動作如一字馬等,水準依然。「最大的願望是身體健康,舒舒服服過完後半生。藝術上,唱歌和拍電影雖然賺錢較多,但我不會放下粵劇的,這是我的責任,相反電影人材濟濟呢!」

攜手同行 汪明荃相濡以沫

2004年,羅家英不幸患了肝癌,後來成功做了手術,恢復了健康,在他與病魔搏鬥的過程,悟出對生命的珍惜、對健康的關注。羅家英對社會現況常常保持關心,其中加入「乙肝基金會」,以喚醒大家對乙肝的重視。「在中國,12個人中就有1個慢性乙肝感染者。現時香港22歲至23歲以上市民,大部份沒注射過乙肝疫苗,他們應該主動要求醫生進行一次乙肝檢查。而已被確診為乙肝帶菌者,則應該定期接受肝癌和肝功能檢查以及適當的治療,減低患上致命疾病的機會。」他呼籲大家及早預防肝炎,關注全球兒童的健康,共同擊退乙肝。

此外,羅家英的明星妻子汪明荃知名度更高,當年汪在粵劇的頻密演出,兩人從1987年相識相戀,經歷了多次疾病坎坷,終於在2009年登記結婚。二十多年來攜手同行、相濡以沫,這對明星夫妻的感情在圈裡已是一段佳話。於2009年5月公佈,兩人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結束21年愛情長跑。

「傑出的人,是能為華人爭光,對社會有貢獻,其中一些人士在自己行業默默耕耘,值得我們尊重和嘉許。」

獎項

1994 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國產凌凌漆》

1995 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女人四十》

1997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我愛廚房》

2012年12月8曰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榮譽勳章

相關新聞
范上達教授 換肝之父 妙手仁心 活體肝移植權威蜚聲國際 (圖)
沈祖堯教授 亞洲英雄 最佳校長 秉承作育優才宗旨 (圖)
吳家聲教授 終身學習 文武雙全 退而不休傳授新生代 (圖)
任詠華教授 睿智自信 堅毅不屈 醉心研究化學造福人類 (圖)
熊宏海博士 拉鍊大王 智慧營商 確立遠景 穩中求勝 (圖)
鄭敬凱博士 逆境自強 堅毅積極 廣結人緣盡現智慧 (圖)
張光銘博士 承諾守信 專注勤業 拚搏創新情緣玩具業 (圖)
廖萬隆先生 西進大陸 兩岸合作 締造民族鎢鋼產業 (圖)
顧嘉煇博士 首首經典 家傳戶曉 樂壇教父成就時代金曲 (圖)
星雲大師 弘揚佛法 普度眾生 推展「人間佛教」 貢獻深遠 (圖)
盧偉碩博士 慈善為懷 重視鄉情 榮譽大慈善家實至名歸 (圖)
蔡友文博士 慈悲為懷 人文大愛 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圖)
羅家英博士 承傳粵劇 榮耀影視 千錘百煉演繹文武生風采 (圖)
沈永年博士 商場醫生 北上開拓 沿著高鐵投資地產 (圖)
梁國興博士 國酒精粹 名揚四海 打造世界酒文化雙向交流平台 (圖)
楊悰傑博士 卓立潮頭 無懼挑戰 第二代工業家 擎起改革大旗 (圖)
周斌博士 儒商氣質 人脈致勝 創造慈悲與關懷蝴蝶效應 (圖)
袁御庫博士 中國智慧 華人俊傑 審時度勢屢創商業奇跡 (圖)
徐小明博士 武術精神 影視全材 發揚武術題材創造佳績 (圖)
黃東博士 熱心公益 關懷家鄉 身先士卒打造玉林商業平台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世界傑出華人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