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世界傑出華人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蔡友文博士 慈悲為懷 人文大愛 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金融家蔡友文博士,憑豐富的金融知識及精準的投資眼光,在台灣、日本、香港、菲律賓等以股票及期貨交易致富,他總結個人成功離不開祖國強盛作基礎,故此積極努力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由於虔誠信奉藏傳佛教,近十年他傾注赤誠的心力於佛教及慈善事業,實踐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宗教的愛心關懷。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濤

1945年生於北京的蔡友文,父母親籍貫都是台南漢人,1949年隨家人回到台灣,定居台北,先後在台北念國小、中學。1960年從台灣偷渡到香港,展開了從此不平凡的人生。

負笈日本 知識改變命運

 「1960年,我當時只有16歲,中秋節晚上我偷偷登上往香港的運豬船,經過兩個晚上的航程順利到達,在親人朋友的幫助下保障了生活,亦在港繼續學業。」他先後於香港調景嶺中學、澳門嶺南高中、澳門中山粵海高中就讀。

 年幼懂事的蔡友文,深明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把握每一分求學唸書的光陰;「高中畢業後,1965年我選擇負笈日本,先在日本國際學友會唸日文,一年後在日本電子工學院就讀,1969年畢業。」1970年獲得日本海外技術協會獎學金研究員。

 七十年代,蔡友文學成日本,選擇留下發展;他於1971年進入日本商社吉原集團,不久派到香港大亞投資有限公司,從事日本期貨交易。從日本回來之後,他就加強了對企業的管理和金融知識方面的學習。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思想,蔡友文的事業因而越走越強。隨著金融知識的積累,蔡友文決定回到香港創業大展拳腳,於1973年,他白手起家,成立丸友投資公司,兩年後又在印尼成立UNICUS投資公司;1976至1978年期間在香港成立經烈期貨公司、經烈黃金公司及經烈股票公司,1978年同時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成立經烈金融投資公司,1986年成立菲律賓馬尼拉期貨交易所,並任總裁5年。

愛國愛港 推動和平統一

 「成功沒有捷徑,只有苦幹。人生真諦是追求成就,眼光遠大,希望有力為中華民族做事作貢獻。」蔡友文說話懇切真摯,流露出誠信之心、謙和之態和君子之風。被問到成功的座右銘,蔡友文表示,從苦難的環境出身,走到今天,除了靠個人努力之外,中華民族的尊嚴亦是他的動力,他舉例在日本生活時,體驗了身在異鄉的困難,內心就泛起為中華民族的團結作貢獻。

 「我在日本親睹過歧視華人事件,切身感到祖國如果不強盛,華人就要受欺負。在海外,我們深知一個強大、統一的祖國對海外華僑華人是生命的維繫,也是生存與發展的依托。國家要強盛,就不能分裂。」他表示,在異國他鄉的日子裡,他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前途與海外華僑的榮辱緊密聯繫在一起。

 蔡友文談起父輩處在積貧積弱的險惡環境下的坎坷經歷,加上自己在異國艱辛,分外百感交集。「擁有一個統一、強大的祖國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夢想。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中華五千年文化凝結出來的高度愛國主義精神,堅定了他的希望,以兩岸僑界的共同優勢,攜手為推動兩岸的文化、經貿交流,以及祖國的和平統一貢獻力量。

 因為相同的理念,及後蔡友文認識了創刊《香港鏡報》的已故董事長徐四民,1983年,他更被邀請進入董事局,並答允投下資金成為股東,用行動體現發揮愛國愛港精神。蔡友文表示,《鏡報》作為民辦的政論性刊物,數十年來能夠在風雨中茁壯成長,基於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堅持「振興中華、誠實敢言」的宗旨;二是編輯部組建了一支認同《鏡報》宗旨的高素質的作者隊伍;三是海內外廣大讀者和各方面朋友的熱誠支持。

修行佛法 貢獻慈善

 蔡友文自修行佛法後便投入更大心力於宗教及慈善事業,他信奉及依止尼泊爾密宗佛教瑪貢寺的教法,屬藏傳佛教密宗紅教的一個支派,跟隨瑪貢仁波切修行多年。

 2001年起,在西藏、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4000米山區多博貧困高原,捐贈建修寺廟、醫院、學校、道路、橋樑。2011年並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購26畝地籌設藏傳國際佛學院。「2012年底,在菲律賓前總統埃斯特拉達和他兒子安排下,蔡友文將自己在馬尼拉遠郊一塊土地捐出,由埃斯特拉達的兒子SENATOR JINGGOY ESTRADA參議員,負責興建3800座墳墓及教堂,提供菲律賓貧困往生者供奉使用。」從1979年香港保良局百周年紀念,擔任大會贊助人;繼後於1982年成為博愛醫院總理;菲律賓德蘭修女中心孤兒院及老人院贊助人等,蔡友文實踐慈善事業,也如謀劃個人事業般一言九鼎、坐言起行,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宗教、愛心關懷。蔡友文認為,成熟的企業家不僅關心財富數字的增加,更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一種人格魅力,一種氣度胸懷,一種博大仁愛。

投資電影獲百花獎殊榮

 生於北京,長於台灣的蔡友文,長期關注兩岸民間及文化交流,他曾投資台灣電影,擔當出品人,對能在內地上映的電影加以推動,1979年,電影《歡顏》在台灣上映,轟動一時,票房甚佳,此片由屠忠訓執導,也令新人演員胡慧中和張國柱獲得關注,前者因純美氣質被認為是林青霞的接班人,同名歌曲獲當年金馬獎最佳電影插曲獎,電影歌曲《橄欖樹》亦成為經典。及至1989年,《歡顏》在內地獲百花獎,此片沿襲台灣言情片俊男美女一波三折愛情故事,還在保守年代涉及未婚先孕與墮胎等敏感議題,引起爭議同時也將內地及台灣地區的眾多觀眾吸引進影院。

個人名片

經烈環球金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KJC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大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鏡報副董事長

台灣中亞經灣貿易協會理事長

台灣寧瑪巴禪法園佛學會理事長

台北藏傳佛教禪法園閉關寺廟負責人

喜瑪拉雅山高原多波基金會首席顧問

曾任菲律賓馬尼拉期貨交易所總裁

菲律賓德蘭修女中心孤兒院及老人贊助人

相關新聞
范上達教授 換肝之父 妙手仁心 活體肝移植權威蜚聲國際 (圖)
沈祖堯教授 亞洲英雄 最佳校長 秉承作育優才宗旨 (圖)
吳家聲教授 終身學習 文武雙全 退而不休傳授新生代 (圖)
任詠華教授 睿智自信 堅毅不屈 醉心研究化學造福人類 (圖)
熊宏海博士 拉鍊大王 智慧營商 確立遠景 穩中求勝 (圖)
鄭敬凱博士 逆境自強 堅毅積極 廣結人緣盡現智慧 (圖)
張光銘博士 承諾守信 專注勤業 拚搏創新情緣玩具業 (圖)
廖萬隆先生 西進大陸 兩岸合作 締造民族鎢鋼產業 (圖)
顧嘉煇博士 首首經典 家傳戶曉 樂壇教父成就時代金曲 (圖)
星雲大師 弘揚佛法 普度眾生 推展「人間佛教」 貢獻深遠 (圖)
盧偉碩博士 慈善為懷 重視鄉情 榮譽大慈善家實至名歸 (圖)
蔡友文博士 慈悲為懷 人文大愛 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圖)
羅家英博士 承傳粵劇 榮耀影視 千錘百煉演繹文武生風采 (圖)
沈永年博士 商場醫生 北上開拓 沿著高鐵投資地產 (圖)
梁國興博士 國酒精粹 名揚四海 打造世界酒文化雙向交流平台 (圖)
楊悰傑博士 卓立潮頭 無懼挑戰 第二代工業家 擎起改革大旗 (圖)
周斌博士 儒商氣質 人脈致勝 創造慈悲與關懷蝴蝶效應 (圖)
袁御庫博士 中國智慧 華人俊傑 審時度勢屢創商業奇跡 (圖)
徐小明博士 武術精神 影視全材 發揚武術題材創造佳績 (圖)
黃東博士 熱心公益 關懷家鄉 身先士卒打造玉林商業平台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世界傑出華人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