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全國僑聯常委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前日在印尼峇里島會見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時,明確釋放了大陸希望啟動兩岸政治談判的訊號。習近平說,「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清楚顯示,現在的大陸領導人,不希望將兩岸政治談判的問題拖到下一代,而是期待兩岸領導人共同承擔歷史責任,開啟兩岸政治談判,實現兩岸關係的新發展。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和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首次在這次「習蕭會」中實現互動,並以官銜互稱,是兩岸當局特意作出的安排,被認為是兩岸關係將要全面實現政治對話的一種先兆。人們有理由對兩岸的政治對話抱有積極的期待。我們更加希望兩岸政治對話的「習馬會」能夠在香港舉行。
一、開啟兩岸政治談判不能再迴避
過去一個時期,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交流與合作迅速發展,簽署了18項協議,台灣參加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也得以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前所未見的局面,正是得益於兩岸建立起堅實的政治互信基礎。隨著兩岸經濟領域合作全面擴大深化,按照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原則,接下來兩岸需要擴大政治互動、增進政治互信,開啟兩岸政治談判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如果只是停留在「只經不政」、「求易避難」的階段,只會令兩岸關係的發展陷入瓶頸。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仍未獲得台灣「立法院」通過,正正說明兩岸開啟政治談判、「以政促經」的必要性。兩岸政治互信搞好了,兩岸經濟文化的全面交流合作才能掃除阻礙,再取得突破性進展。
去年,中共十八大報告已提出:希望雙方(兩岸)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習近平與蕭萬長會晤時強調:「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這充分顯示大陸新一屆中央領導,下決心解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希望在政治談判、增進政治互信上有所作為,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二、兩岸政府部門接觸的障礙已化解
這次「習蕭會」備受外界矚目之處,就是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和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首次在國際場合互動,並以官銜互稱,被認為是兩岸關係將要取得新進展的一種先兆。這意味著經過20多年的時間,兩岸分別主管兩岸事務的官方機構,終於走到可以不需要通過海協會和海基會作為「白手套」接觸的階段。張王互稱官職,已化解雙方政府部門直接接觸的最大障礙,大陸國台辦主任和台灣「陸委會」主委互訪已水到渠成,接下來兩岸政府機關啟動常態性接觸指日可待。
對於張志軍和王郁琦會面,蕭萬長認為,這是難得安排,對未來兩岸建立並強化互信,很有幫助。台灣昆山科技大學的吳漢教授表示,這次「習蕭會」的熱點就是「張王會」,兩岸事務現在從黨對黨慢慢地走到了政府對政府,這也令外界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之後,兩岸接下來是否準備開展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看到了端倪。台灣《中國時報》文章分析,實現「張王會」的最大價值,應在於兩岸將全面實現政治對話機制。不論是推進國台辦主任與「陸委會」主委實現互訪,甚至將「習馬會」列為評估的政策選項,其目的只為加速兩岸政治問題的處理進程。
隨著兩岸關係深化,彼此之間一些重大敏感問題日益凸顯,需要雙方及時深入溝通,妥善處理。作為兩岸雙方的對口專責部門,國台辦與「陸委會」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下,建立直接聯繫,進行有效溝通,有利於雙方增進了解、深化互信,有利於雙方及時應對和處理兩岸交往中遇到的重要問題,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
三、擔負歷史使命 創造政治談判條件
兩岸開展政治談判,增進政治互信,必將進一步給兩岸帶來長久持續的穩定環境,台灣多年來的民調均顯示,島內多數民眾支持兩岸商簽和平協議。台灣公佈最新有關「兩岸政治談判」調查結果顯示,對於兩岸政治談判可能涉及的方面,相關支持度都超過半數,表明大多數受訪者不反對兩岸進行政治談判。
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習近平已向台灣傳遞出開啟兩岸政治談判的重要訊號,包括馬英九在內的台灣決策者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不能無限期地把問題推給下一代,應該順勢而為,與大陸相向而行,把握住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旋律,擔負起歷史的使命,為早日開啟兩岸政治談判創造有利條件,使兩岸關係突破「深水區」,為實現中華民族共同的「中華夢」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