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暢論三中全會:三中全會為香港青年實現中國夢開闢廣闊空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20]     我要評論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市場是人生最重要的舞台。過去,由於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存在許多差異,特別是工資和就業差異,香港青年北上搵工創業受到限制。但隨着三中全會強化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各方面的差異將逐漸縮小,特別在現代化所需要的精英階層,內地與香港的工資差異將逐漸接近。目前部分香港青年之所以對「去中國化」有某種程度共鳴,主要原因在於香港產業單一化,年輕人缺乏出路,再加上反對派煽動「去中國化」的負面影響,加劇了香港青年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危機。三中全會為香港青年實現中國夢開闢了廣闊空間,香港青年應走出「去中國化」的迷惘,抓住內地市場由「基礎性」向「決定性」轉型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自己的未來人生。

 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強化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發揮市場規則,統一市場准入制度,與國際規則接軌,進一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並且,第一次把「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寫入文件。

「中國夢」將超越「美國夢」

 市場在中國經濟活動中的功能將由「基礎性」向「決定性」轉型,迅速成為海外媒體熱議的話題。國際輿論認為,中國共產黨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是令人鼓舞的舉措。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第一步將是建立一個開放和統一的經濟,引入有序的競爭機制,消除壁壘以促進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

 在歷史上,「美國夢」(American Dream)源於英國對美國的殖民時期,發展於19世紀,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奮鬥便能獲致更好生活的理想,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建國後完全化、廣闊化和潛力無窮的市場,吸引全世界的人前往美國「淘金」,當初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國夢」理想前往美國的。

 市場在中國經濟活動中的功能將由「基礎性」向「決定性」轉型,為香港青年實現中國夢開闢廣闊空間。「中國夢」已像朝陽般冉冉升起,如今的中國像一個新大陸一樣,吸引越來越多港澳台同胞和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淘金」,從事各種職業。他們來到中國內地「淘金」,發現在內地得到發展的機遇更多。國際輿論指出,中國的經濟落後於美國,但它對於未來的樂觀情緒、它的社會活力和它的愛國熱情遠超美國,「中國夢」將超越「美國夢」。

 迄今為止,敢以國家來「做夢」的只有中國和美國這種大國。中國夢與美國夢的不同是必然的,這是由歷史、文化、經濟、地理等因素決定的。中國人自古就有「家國」的概念,在一個家庭內部,幸福是共享的;在一個國家內部,幸福也是共享的。所以,習近平主席用三個「共同」來描繪中國夢的願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市場是人生最重要的舞台

 市場是人生最重要的舞台。三中全會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意味着內地更多的開放紅利將與香港分享。對香港青年而言,內地經濟的一個核心吸引力是市場巨大。市場意味着就業,市場意味着機遇。事實上,香港與內地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35年來,包括珠江三角洲9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在內的大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僅次於紐約都市圈和東京都市圈的世界第三大都市圈。現時有近25萬港人在內地工作,約60萬港人居留內地,經深港陸路口岸出入境人次每日數以十萬計。隨着市場在中國經濟活動中的功能將由「基礎性」向「決定性」轉型,跨境工作及生活演變成兩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香港的市場規模將由現時700萬人,伸延至內地的廣袤地區。

內地與香港市場的差異將逐漸縮小

 過去,由於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存在許多明顯差異,特別是工資和就業差異,香港青年到內地就業和創業受到限制。但隨着三中全會強化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的各方面差異將逐漸縮小,特別在現代化所需要的精英階層,內地與香港的工資差異將逐漸縮小。實際上,目前在內地工作的精英階層,收入並不比香港差。而且,香港市場的致命性弱點,是高資產價格增加了營商成本,高樓價高租金給競爭力造成了負面影響,使得香港經濟像走進了一個死胡同,只有向後轉才能走出困境,而向後轉就意味着價格回調,這是一個必然會出現的趨勢。過去16年港人生產率和名義工資增長緩慢,樓價卻推高了物價,因而實際工資和個人消費疲弱。

香港青年應走出「去中國化」的迷惘

 三中全會關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礎性」到「決定性」的界定,反映出國家希望借助市場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為公平的競爭平台,同時完善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這其實回應了香港青年對內地市場化改革的期盼。香港青年應抓住內地完全市場化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自己的未來人生。香港必須加快與內地的經濟融合,將廣闊的內地,變成香港的龐大經濟腹地,創造更多高增值、高收入的職位,讓香港青年得到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如果香港與內地隔離,將導致香港自我邊緣化,最終承受代價的是香港年輕人。因此,香港青年應走出「去中國化」的迷惘,抓住內地完全市場化和兩地融合帶來的寶貴機遇,拓展自己的未來人生。

相關新聞
狙擊無綫電視 黎智英滿腹詭計 (2013-11-20)
廿四味:毛孟靜對野豬的「不忍」何不見於同胞? (2013-11-20)
暢論三中全會:三中全會為香港青年實現中國夢開闢廣闊空間 (2013-11-20)
如何應對上海自貿區的挑戰和機遇? (2013-11-20)
港人港事 不容「台獨」介入 (2013-11-20)
慎防政黨入侵校園 (2013-11-20)
家長角度看通識 (2013-11-20)
討論香港普選要正確認識基本法和憲法的關係 (2013-11-19) (圖)
廿四味:「佔中」搞手狙擊無線圖什麼? (2013-11-19)
暢論三中全會:三中全會給香港未來發展釋放重要信號 (2013-11-19)
行政長官參選人效忠憲法有問題嗎? (2013-11-19)
激進反對派將「學民思潮」推向前台的盤算 (2013-11-19)
中小學教科書核電內容正面睇 (2013-11-19)
每周輿論動向:中國改革邁入新時代 香港與國家共享改革紅利 (2013-11-18)
廿四味:鮑偉聰的「無間道」大計 (2013-11-18)
暢論三中全會: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迎來新機遇 (2013-11-18)
行會保密制度不能因事而廢 (2013-11-18)
東張西望:給港漂一個溫暖的香港家 (2013-11-18)
培訓新移民比輸入外勞更實際 (2013-11-18)
爭高增值旅客 擴旅遊接待力 (2013-11-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