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教育局就「佔中」明確表態,呼籲校方和教師切勿安排學生參與違法「佔中」行動。教師教唆學生參與違法「佔中」,不但有違專業操守,更觸犯《公安條例》及《教育規例》,必須為此承擔所有法律責任。教育局的警告,對於一些政治教師是一記當頭棒喝。過去有些政治教師不斷利用現時通識科缺乏監管的「漏洞」,以授課為名向學生進行「洗腦」,意圖將他們變成「佔中」的主力部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去年已經點出了「佔中」對青年人的危害。現時形勢更說明「佔中」魔爪正全力伸向學生,教育局以及教育界都有責任防止「佔中」歪風入侵校園,對於違反法例及專業操守的教師,當局更應依法追究,不要讓一小撮害群之馬禍害學子。
教育局明確表態 教師不應以身試法
「幫港出聲」表示,早前收到消息指有中學教師利用通識科的公民抗命議題,鼓勵學生參與「佔中」,該團體為此向全港500多間中學的校董會及家長教師會發信,提醒家長留意。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日回應時指出,學生參與「佔中」行動不可能不違法,即使是「佔中」發起人,早前在一個中學講座上亦表示有關行動違法。 吳克儉指,老師亦應遵守法紀,行為應符合教師的專業操守,一旦參與違法行動被定罪,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及職業前途的後果。
「幫港出聲」擔心,學生牽涉「佔中」,將可能衍生出人身安全和法律等問題。有關擔心顯然並非杞人憂天。雖然「佔中」發起人一直表示不接受未滿18歲人士參與「佔中」,將來「佔中」亦以中產及專業人士為主力云云。然而,專業和中產人士都知道「佔中」違法,一旦被捕將要留下案底,一生前途盡毀,他們怎可能放着自己的事業不顧,擔當「佔中」的炮灰?因此,「佔中」在中產專業界一直乏人問津。於是,開始將魔爪伸入校園,為「佔中」招兵買馬,當中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以通識科之名在課堂上宣傳「佔中」,以此潛移默化向學生「洗腦」;二是如協恩中學校長般開門揖盜,公然邀請「佔中」發起人向學生宣揚「佔中」。
不過,協恩中學校長的做法,外界容易察覺,相反利用通識科「洗腦」卻有很大的隱匿性,對學生的危害更大。現時通識科課程有一個單元關於香港現況,由於教材由教師一手包攬,變相可以讓教師決定教材。於是,一些政治教師就利用有關「漏洞」,以教授公民抗命為名,宣傳「佔中」行動。教協早前就製作出一批內容有極強煽動性的「佔中」教材,要求其教師會員利用有關教材作教學之用,整份教材充斥着《戴耀廷的政治分析》、《戴耀廷的建議》、《「佔中」的時間表》等內容,儼然是一份「佔中」宣傳冊子和計劃書。近日,台灣發生「太陽花運動」,教協又製作了名為《台灣服貿協議:爭議與抗爭》的教材,內容偏頗誤導,並且在《教協報》中公然煽動教師學生參與「佔中」,指「從台灣這次大學生運動的經驗中,我們能否預期在政改方案討論,當政府未滿足市民對公民社會一些基本訴求時,我們是否也有這份勇氣,有這般政治意識,在『佔中』行動中站起來,以和平、理性、有氣節的方式提出我們對普選的訴求呢?」
張曉明提醒有先見之明
令人憂慮的是,一些政治教師利用學生入世未深及對教師的信任,在通識科上向他們灌輸「佔中」是「正義之舉」,唆使他們參與違法行動,甚至故意淡化有關刑責。然而,本港法例列明10歲以上人士均須負上刑責,青年人參與違法「佔中」,隨時一生前途盡毀。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去年已經點出了「佔中」對青年人的危害,他特別強調「我特別擔心,『佔中』這樣的事情,會害了年輕人」。現時的發展,證實張曉明的憂慮和提醒具有先見之明,提早預警「佔中」會因為形勢不利而將目標對準入世未深的青年人,將他們推向違法深淵,成為「佔中」的炮灰。
教育界肩負百年樹人的重任,更有責任阻止「佔中」的魔爪伸入校園,對於業界的害群之馬更加不能姑息。本港教育條例明確禁止教師在校園宣傳及發布政治性質的材料,《教育條例》規定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可訂立規例「對在學校傳布或表達顯然有偏頗的政治性質的資料或言論的管制」;《教育條例》也列明如當局認為有教員「不稱職」或做出「專業上的失當行為」、「不利於維持該教員任教的學校的良好秩序及紀律者」的行為時,當局都有權取消有關教員註冊。同時,「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制定的教師守則,亦明確要求教師對公眾承擔義務,包括「應尊重法律及社會接受的行為準則」、「應以身作則履行公民的義務」、「致力維護良好的社會風氣」、「培養學生的自由、和平、平等、理性、民主等意識」。顯然,在課堂上鼓吹違法,肯定與教師專業守則背道而馳。
教育界有責任阻止「佔中」入侵
有關法例和守則都說明,教師自身參與「佔中」固然觸犯了《公安條例》,必須負上刑責,就是在校園內利用通識科來鼓吹、宣傳違法行動,也會違反《教育規例》及「教育專業人員守則」,根本不適宜也不可能從事教育行業,而學校也不能聘請有案底、有過鼓吹違法劣績的教師任教,他們一生職業前途也將盡毀。這對於一班政治教師是一個警號,校園並非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之地,更不是他們宣傳政治理念的場所,任何人在校園內鼓吹違法都要承擔沉重後果。教育界有責任阻止「佔中」入侵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