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笑笑
印度電影一向有驚喜。最近上映的《小失戀.大漫遊》乍看之下好像很普通,無非就是講一個女孩失戀遠走他鄉,但這個女孩非一般人,放在印度這個封閉的國度,更是張力十足。
印度女性一向給人溫純順從的印象,這與社會一路以來高舉男權的意識形態不無關係。女人不能拋頭露臉、不得違背男人的命令,從小便被教導要順服,家人說一就一,長大做個賢妻良母即可,對丈夫、未來奶奶不可say no。電影中的蘭妮就是典型的印度女孩,家人早已為她鋪好路,如果不是未婚夫臨時打退堂鼓,她將會過着很多女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每天養貓、嘆茶、行街、講是非。
人總要成長,而成長即意味着遠離既定的生活軌道,甚至是習以為常的環境,去經歷、學習,然後蛻變。過程並不愉快,往往更摻雜很多難堪,但如果不走出comfort zone,大概就是以夫為天,終日活在男權的傲慢底下,營營役役就一生。
蘭妮因為被未婚夫突然拋棄,不得不離開溫室,她選擇到巴黎、阿姆斯特丹散心。故事的套路並不新奇,一路上她遇上大膽又大方、不區小節的超級性感混血兒朋友,去酒吧飲酒跳舞,又在阿姆斯特丹的青年旅館裡與三個男孩同宿一房,展開一段跨地域、跨文化的旅程。
旅行的確是最好的療癒方式,總能輕輕抹走傷痛,重新出發。很荷里活的故事,但偏偏瀰漫着印式幽默,蘭妮身上還印着婚嫁時的彩繪,神態中抹不去的保守,言行舉止間透露出的想法,與歐洲格格不入之餘,卻有莫名的喜感。衝動下獻出的吻、在情愛用品店的可愛表現,以至於後來的果斷蛻變,彷彿像一隻破蛹而出的蝴蝶,亮麗自信得叫人不敢直視。
蘭妮的變化讓人想起《美味情書》中的伊娜,溫柔美麗的外貌之下,有着澎湃的情感。當然,兩者的個性不盡一樣,但呈現出同樣的女性特質--渴望被解放。
毋寧說,遊歷大世界後,再也無法委屈自己回到那個狹隘的、封閉的空間,過往的約定俗成顯得無比可笑。朋友看畢不禁嘆道,出去見識過之後又點會再想過養貓、講是非的無趣生活。
是的,生活確實需要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