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書中五十名偵探,在小說界中都赫赫有名。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從舊書中翻出一部日人藤原宰太郎原著的《世界著名偵探50人》(台中:新光書店,缺出版日期),頓時憶起少年時代沉迷偵探、推理、犯罪小說的日子來。這部書封面寫着「測驗您的推理能力」,換言之,這不是一部純粹的小說書,而是揀選世界偵探小說中的名偵探如何破案的書。五十名偵探,都經手一宗案件,再看他們如何大展身手。
我接觸的偵探小說,最先是美國作家愛倫坡的作品,他的《黑貓》、《摩魯格街殺人案》等等,看得我既感恐怖又刺激異常,難以釋手。後來看到本地一些作家的,再而是日本的推理小說,如松本清張、森村誠一等,登有本土作家不及日本作家之感。
本土作家專寫偵探小說而享大名的,沒有。抗戰勝利後,高雄以許德的筆名在《新生晚報》連載《司馬夫奇案》;劉以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星島週報》也寫過一些命案小說,但始終非「專業」,自是寫不出名堂來。而戰前和戰後所見的一些偵探小說,也沒有出色之處;當然也創作不出一些名偵探來。高雄極力塑造的司馬夫也不見得成功。民國時期,鴛鴦蝴蝶派作家程小青寫的《霍桑探案》只屬二流,反而他翻譯美國厄爾.德爾.比格斯寫的幾部陳查禮探案,我卻看得津津有味。陳查禮是夏威夷警局的華裔偵探,是善良、謙虛、推理能力極強的警長。
《世界著名偵探50人》也有介紹這名偵探,但譯者搞錯了他的姓氏,將「陳」譯為「張」,描述他的形象卻符合比格斯所寫:
「他是一名矮胖的男子。有十一個孩子。他總是睡眼朦朧的樣子。如果以貌取人,那便大錯了。」
不錯,陳查禮對每一宗案子都會全情投入;雖被兇徒製造的煙幕所迷惑,他總是不慌不忙、不屈不撓、一點一滴,根據線索找出真相,那才肯罷手。書中舉出一案:「天箭殺人」,陳查禮觀察現場後,即時破了案。
故事說夏威夷有個黑幫頭子,在他專用的海水浴場晝寢時,被海濱遮陽傘的先端尖銳的傘柄刺入腹中,當場死亡。現場沙灘沒有腳印,庭園中的桌椅卻翻倒了。陳查禮查察一番後,以八個字來破了案: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何解?書中後頁即有解釋。原來是一陣狂風將遮陽傘吹起至半空,再而筆直的墜下來,刺中夢中的黑幫頭子,將他「正法」。這看似玄妙和巧合,但書中引述實例,證明這是有可能的,陳查禮的推理沒錯。
這五十名偵探,在小說界中都赫赫有名,如福爾摩斯、亞森羅蘋、金田一耕助、明智小五郎等。書中所舉的案例,讀者不先看答案,根據案情和現場環境,再而細細思考,找出結論,對我們的邏輯推理,必有大大的增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