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妮卡
上周乘飛機外遊,出發前一天收到航空公司電郵,建議在網上自行辦理登機手續,以節省在機場排隊等候時間。我樂意嘗試,於是按照程序,輸入姓名和證件號碼,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再將登機證打印出來,前後不用兩分鐘,搞掂。
到了機場,只要出示登機證,通過安檢,再過磅托運行李,即可直接登機。我發覺網上自理的方法十分快捷舒暢;起初雖有點手忙腳亂,但比起排隊輪候辦理登機手續,實在輕鬆得多。將來必然熟能生巧。
「自己動手」已經成為一種潮流趨勢。最先出現在超市,顧客在出口處自行掃描物品上的標籤,自己「碌卡」付款,全程不假收銀員之手。
如今在加油站入油,也是由顧客「一腳踢」搞定,自己入油,然後按價過卡付款。整個加油站不見服務員蹤影,生意照樣做。
在英國看醫生,同樣要自我報到,診所登記處的護士不負責叫名。病人首先打電話去診所預約家庭醫生,然後按時赴診。病人到達後,自行在電腦打下姓名,通知醫生「我到了」。稍等片刻,醫生會出現引領病人進入診室。護士全程失蹤。
無論辦理登機,超市收銀,油站加油和診所登記,均屬於服務行業。英國《獨立報》一篇署名文章日前指出,推動我們經濟的原動力,應該是服務業,商界樂於提供。可惜,有許多行業收取了服務費,卻要顧客「自食其力」,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商人為了節省人手,減少開銷,於是假借給予顧客「自主權」為名,讓客人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服務自己。服務業似乎走向沒落了。
懷念與服務員面對面交流的日子。例如,超市的收銀員笑容滿面說「早晨」,她還會稱讚你:「你買到便宜貨啦,洗衣粉今日大減價。」這種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