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特區政府和學聯代表將於今天展開對話。市民都期待對話能夠取得積極成果,為早日解決「佔中」創造條件。事實上,為了早日化解「佔中」困局,當局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和誠意與學聯展開對話,包括多次派出官員與學聯代表協調。及後儘管因為學聯背信棄義,企圖騎劫對話煽動學生參與「佔中」,當局才逼不得已停止。現在,當局再次伸出橄欖枝,學聯理應好好把握,不要再生波折,更要避免好像以往般,在訴求上反反覆覆一時一樣:一時要求對話,一時又呼籲示威者無限期佔領;一時表示願意在香港基本法內展開對話,一時又堅持要人大撤回決定,死撐「公民提名」;一時說對話只談政改,一時又要那個落台。如此立場反覆不講法理,試問如何展開對話?市民都對這次對話寄望甚殷,而社會上認同依法落實普選,反對「佔中」的民意也是彰彰明甚,學聯代表應順應民意,在香港基本法以及人大決定的基礎上討論政改,早日宣布結束「佔中」,不要令社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局面。
在「佔中」進入第二十四日的時間,終於迎來了當局與學聯代表的對話,為早日結束「佔中」帶來了一絲曙光,值得社會各界歡迎。確實,這次對話機會來之不易,既說明了學聯等「佔中」搞手有意通過談判結束事件,也反映了當局的包容和誠意。記得在前一段時間,當局本來與學聯曾就政改對話議題達成共識,包括討論政制發展的憲制基礎及法律規定。然而,學聯在與政府代表開會之後,竟然單方面聲稱對議題「感到失望」,公然推翻與政府達成的共識,在傳媒面前惡意抹黑攻擊政府。與此同時,「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又煽動市民到夏慤道集會,一同觀看學聯和政府會面的電視直播,向政府施壓云云。學聯及「學民思潮」的這種做法顯然是企圖騎劫對話,趁對話之機號召更多人加入已經人心渙散的「佔領行動」,根本毫無溝通誠意,當局隨即中止對話,以免被他們所利用。
政府有誠意 學聯應把握
隨着首次對話中斷,變相給予激進派乘機發難的口實,各個「佔領區」已經陷入失控狀態,旺角、龍和道相繼爆發嚴重衝突,現時旺角更已到了暴亂的邊緣,隨時可能出現不可挽回的局面。因此,早日結束「佔中」讓社會恢復秩序,已是社會的主流共識,也包括大部分反對派溫和人士的共同期望。當局再次開啟對話之門,表明當局始終希望通過和平對話解決事件。同時,當局亦重申對話必須以香港基本法和人大決定為基礎,這不但是對話的基礎,更是整個政改討論的基礎。如果不能恪守政改原則,對話也只會流於各自表述,不可能有任何成果。學聯以及「佔中」搞手都應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在法制的框架內交流意見,不應再橫生枝節,更不要再意圖借此煽動群眾。
學聯必須理解的是,對話必須有共同基礎,雙方也要有誠意。在這次對話中,學聯至今最為人詬病的地方,立場反反覆覆,訴求一時一樣。記得在9月25日,學聯發動罷課之時,其訴求是「要特首梁振英答應去添馬公園見學生」。28日「佔中」正式發動,學聯又要求「梁振英必須重新交出反映香港人真實意願的政改報告、特首梁振英和政改三人組官員下台、開放添美道讓市民集會,人大常委會亦要收回政改決定,並容許特首普選有公民提名。」10月1日,學聯又提出了新要求,除了要求梁振英下台,還要「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對話」。到了10月2日,學聯再表示,「要求學生和政府的對話,政改是唯一議題」。但到了10月3日,學聯又表示要擱置與政府對話,要求警方問責云云。到了10月5日,學聯立場又變,表示「願意與港府展開對話,要求對話要對等及結果必須可執行」。到了10月6日,學聯進一步提出「要求有多輪對話、對等談判地位、政府確認及執行對話結果」。當特區政府認真回應有關要求時,學聯在10月7日又重新提出「公民提名、取消功能組別」。10月9日,學聯又要求政府提出具體方法解決政改困局,並要求「佔領人士」堅守街頭,擺出對抗姿態。在10月10日,學聯又重提「要求撤回人大決定及堅持公民提名」。
訴求一時一樣 立場不講法理
在今日對話前夕,學聯又拋出了最新訴求,即「質問政府為何不能推行真普選的原因,並要求港府政改三人組重寫政改諮詢報告,甚至重啟政改『五步曲』」;學聯更表示若梁振英指「公民提名」不符合香港基本法要求,希望政府能依據民意修改香港基本法云云。學聯在「佔中」爆發前後的大半個月內,所提出的訴求就變化了不下10次。在「佔中」勢大時,學聯就死撐人大要撤回決定,要求「公民提名」;當勢弱時又擺出一副願意溝通的樣子,試問何來對話誠意?而且,現時學聯所提出的要求根本就不可能獲接納。「政改三人組」的報告充分反映了社會民意,人大決定具有無可置疑的權威性和法律效力,怎能隨意修改並重啟「五步曲」?至於「公民提名」違反香港基本法,學聯竟反過來要求修改香港基本法以配合「公民提名」,一個守法的政府怎可能會答允?
學聯所提出的要求,不但立場反覆,更是不講法律不講道理,也不符合其初衷。學聯如果堅持這些訴求,不過令對話失去意義,令「佔中」繼續持續下去,顯然並非廣大市民的期望。近日,連公民黨和民主黨的民調也顯示大多數市民反感「佔中」,並肯定當局和警隊的工作。民意已經十分明顯,學聯如果仍然執迷不悟,只會將手上所餘不多的民意籌碼輸乾輸淨。學聯應以理性、務實、守法的態度展開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