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曉
香港反對派發起的「佔中」示威,嚴重影響香港市民生活,市民不滿情緒瀕臨爆煲,強烈要求警察嚴正執法立即清場,高院也頒下命令,禁制「佔中」者繼續佔據旺角及金鐘道路。「佔中」幕後見行動不得人心,就拋出了「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的論調,想以「政治解決」為藉口,抗拒警員執法,抗拒法院判決,讓「佔中」的違法行動「無王管」,想佔哪裡就佔哪裡、想佔多久就佔多久,讓香港永無寧日,以達到他們真正的目的。
「佔中」搞手想借「政治問題政治解決」論調,實現長期佔領以遂其目的的想法,只不過是異想天開,得啖笑而已。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政治理由也好,經濟理由也好,都不應成為違法的藉口。香港面臨嚴重的社會問題,其中以居住問題最迫切,很多低下層市民買不起樓,輪不上公屋;買得起樓的市民也大多數是耗盡積蓄,一輩子為地產商打工。更為嚴峻的問題是社會重要資源已幾乎為財團壟斷,連中產階層也要面對日益沉重的壓力,低下階層更難於有機會實現向中上層流動,階層間矛盾不斷加劇。這些社會問題隨時可能惡化,導致社會動盪。如果有人也向「佔中」有樣學樣,發起佔領行動。今天佔領某個樓盤,明天佔領某家超市,警察也不能抓,法庭也不能判,那麼香港將會陷入什麼的境地之中呢?
香港一向以來的示威、訴求都是五花八門。每次示威遊行,除了有爭取政治訴求的示威者,也不乏同性戀團體或性工作者權益組織等這樣那樣的示威者,但這次「佔中」示威的訴求單一得令人疑惑,甚至讓人覺得幕後有意回避民生問題和社會矛盾。「佔中」至今每日耗費巨大,但物資供應仍然源源不絕,「佔中」者吃住不愁有錢收,可以看出幕後金主財雄勢大,「佔中」搞手回避民生及社會問題,是否擔心得罪了某些幕後金主,不得而知。
「佔中」搞手提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潛台詞就是要求有人要因為所謂的「政治問題」負責下台。學聯在「佔中」開始時,向政府提出了四個訴求。包括要求開放政總廣場、要求特首梁振英以及政改三人組下台、要求人大常委會收回有關政改決定,以及要求「公民提名」。要求人大常委會收回決定,正如前特首董建華所說的,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蚍蜉難撼大樹,「佔中」幕後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提出來不過是耍耍花招、裝裝幌子;「公民提名」和開放政總廣場也是兩個小花招:「公民提名」根本不符合基本法規定;「佔中」者也不會因為開放政總廣場而取消「佔中」行動。事實上,「佔中舞劍,意在梁公」,四個訴求中,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才是「佔中」幕後的真正目的,政改三人組也被要求下台相信只不過是被拉來充數而已。
「佔中」行動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譴責,變成食之無味的「雞肋」,「佔中」幕後急着要拋掉這塊「雞肋」,但又不甘一無所獲,此時拋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的論調,可說已是圖窮匕見,其他虛招都不耍了,不惜露出其真面目,幕後的如意算盤是,希望用「政治問題政治解決」的招數,迫使特首為所謂的「政治問題」負責而自動下台。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則可以讓非法佔領活動繼續,讓香港永無寧日,以此要挾中央政府換人。這才是「佔中」幕後此時拋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論調的個中玄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