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珊瑚礁普查員記錄指標品種、珊瑚覆蓋率和健康狀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漁農自然護理署昨公布本年的「珊瑚礁普查」,結果顯示香港整體的珊瑚生長健康穩定,生物品種豐富。普查中的「珊瑚檢視」方面,根據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量度珊瑚色素的濃度,亦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然而,個別地點錄得珊瑚受損或白化現象,但情況僅屬輕微及局限於個別地方。
19地點珊瑚覆蓋率逾半
「珊瑚礁普查2014」於6月展開,為期4個月,普查範圍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包括多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在33個普查地點中,9個位於海下灣、印洲塘和東平洲3個海岸公園內。各個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珊瑚覆蓋範圍由21.9%至79.4%,其中於19個地點錄得逾50%的珊瑚覆蓋範圍,海下灣的珊瑚灘則錄得最高的79.4%。
是次普查中,20個指定指標品種均全數錄得,最常見的包括海豬魚、石斑、蝴蝶魚、海膽、海參及寶貝螺等。而在西貢牛尾海及香港東北水域,包括三個海岸公園的範圍內,都錄得較多的石斑、海豬魚、火點及細鱗。
珊瑚色素濃度高顯健康
另外,普查中亦有進行「珊瑚檢視」,根據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量度珊瑚色素的濃度,以評估珊瑚的健康狀況。於9個評估地點的珊瑚,指數範圍介乎3.73至4.92之間,平均指數為4.34,結果與去年的4.23相若,超過平均值(3),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惟個別地點錄得珊瑚受損或白化現象,但情況僅屬輕微及局限於個別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