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設立創新及科技局,盡快將香港創新科技產業化,才可加快香港產業轉型。這理想宏圖需要跨部門合作推動,創新及科技局就是要發揮這種統籌協調的作用。梁振英在香港經濟停滯不前、萬馬齊喑之際提出設立創新及科技局,不但有此必要,亦足證他有高瞻遠矚的目光,指出了香港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余若薇日前發表題為《新型行政立法關係》的文章,極力反對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理由是:「現在已經有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負責創新科技工作,所以,再增加一個創科局實屬多餘,沒有必要。」余若薇是訟棍一名,特長是咬文嚼字,在雞蛋裡挑骨頭,對科技本來就外行,對「創新」更是一無所知,她配合反對派千方百計阻撓創科局撥款,甚至說梁振英要求財委會加開會議,是單方面要求,令到立法會議員十分「無面」,破壞行政立法關係,目的只是為反創科局製造借口。
不重視創新將被淘汰
21世紀雖然只過了十多年,但這十多年的變化,比過去五千年的變化更大,這是非常驚人的,也是余若薇這種庸碌之人難以理解的。在1991年,躋身世界五百強的「柯達」公司技術領先同行十年,但2012年便被做數碼的幹掉了;20世紀末期,日本的索尼仍是家庭電器的翹楚,每個人都以擁有索尼的產品為榮,也在這十年八年之間,索尼業績大幅虧損,最後也倒閉了;記憶猶新,人手一部的諾基亞電話,今日也被無情地拋棄,成了歷史的見證;當中國移動藉國企的優勢成為世界最大的移動通訊商而沾沾自喜時,眨眼間微信客戶已經突破6億,將它遠拋在後;當中國銀行業賺得盆滿缽滿高歌猛進時,阿里巴巴已創下一日生意額五百億的驚人記錄,並順勢推出了網絡虛擬信用卡;這個世界,如果不懂得創新,不懂得新科技,就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香港也一樣,若再不覺醒,不重視創新科技,當年亞洲四小龍之首就會變成一條微不足道的小蟲,香港的經濟繁榮也就會變成明日黃花。這是殘酷的現實,是不可以靠訟棍的舌頭改變結局,是不可以靠政治小丑的表演扭轉乾坤的。
不怕得罪,立法會反對派議員中,又有幾人理解今日世界的變化呢?這些人只懂得用手機欣賞AV女優的曼妙身材,卻連網購也不會用,他們或許懂得用Whatsapp作群聊,卻不知道WeChat的強大功能,說到對網絡科技的進步,恐怕念小學的毛頭小子知道的比他們還多,這樣一群創新科技白癡,又有什麼能力去批評否決創新及科技局的設立呢?
非但如此,就是今日的政府高官,對創新科技恐怕也是一知半解。記得十多年前,香港主管商務經濟的高官對電腦仍懷有恐懼感,把倉頡輸入法當成是高級技能,將今日幾十元就能買到的玩具直升機(還是帶電線的)當成是足以代表香港科技水平的示範。還有,我們經常聽到某大學發明了什麼了不起的科技產品,但只聽樓梯響,不見有人來,從來沒有看到他們有什麼實用成品出現在市面,遑論在今日世界中追上潮流,為香港帶來新的希望。由此可見,今日互聯網科技、電子技術、電腦的綜合應用,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依賴原有的模式推動創新科技行業,一定力不從心。
成立創科局成當務之急
事實上,世界潮流已在改變,我們已經不能再用舊眼光去看新事物,靠揼石仔創業,靠種菜致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日要積聚財富,去改善生活,唯一的捷徑只有創新和科技,所以,馬雲在幾年間所創造的財富可媲美商界奇才李嘉誠一輩子的經營所得;蘋果公司可以靠一部手機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事實上,韓國、台灣、新加坡都起用具有領軍能力的科技專才設計、統籌創新科技業,取得良好效果。這幾個國家和地區最近十年來的經濟增長率,超過香港將近一倍,這一切都說明香港過去的模式和人才已與現實脫節,成立新的創新及科技局,已成當務之急,也是解決香港問題的最佳出路。
設立創新及科技局,首先要制定一個適合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綱領和藍圖,並引進適合香港的專才,盡快將香港創新科技產業化,才可加快香港產業轉型。這理想宏圖需要跨部門合作推動,創新及科技局就是要發揮這種統籌協調的作用。由此可見,梁振英在香港經濟停滯不前、萬馬齊喑之際提出設立創新及科技局,不但有此必要,亦足證他有高瞻遠矚的目光,指出了香港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
不過在這裡,我們也想作出一些善意的提醒,就是創新及科技局絕不能因循守舊,專家學者、行政經驗固然重要,但卻不等於一切,因為,在創新的領域裡,是沒有經驗可言的,在科技的世界裡,是不能論資排輩的,我們要重視年輕一代,要找出真正的人才,否則,創新及科技局只會成為政治酬庸的工具,成為一個新的官僚機構,那便會辜負了七百萬人的熱切期望,耽誤了香港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