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美 香港成人及持續教育協會會長
初小時因為貪玩,不懂得適當安排時間以致未能及時完成家課,只好開夜車。但漸漸明白惟有善用光陰才能有效做妥功課,於是就學曉了「讀書時讀書,遊戲時遊戲」,讓自己控制時間而不是讓功課支配我。
其實做功課是讀書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其中一個很關鍵的環節,真不明白為何現在竟然會有人鼓吹「零功課」。課堂上老師教授了知識後學生便要回家反覆練習,才能融會貫通從而得到透徹的理解。初小時要練習書寫以掌握文字的功能;高小初中就要開始學習使用辭匯去表達感情和意見;去到高中就更是要多多運用邏輯思維去構建自己的想法。數學運算也要靠不斷複習才能應付自如。
老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也是很重要的回饋。還記得讀高中時筆者明明很用心寫論文,但始終未能取得高分,於是仔細閱讀老師的評語,從而改善文章的鋪排和內容的取捨,結果獲得好成績。可見教師的批改是促成學生學習技能進步的重要一環。
不能否認學習進度會因學生而異,因此有些學生做功課時會感到吃力。老師應該因材施教,給予不同的作業予學生,又或是減輕追不上的同學的家課量。千萬不要讓學生在做功課的過程中感到挫敗和自卑,要不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回顧我的成長經歷,做功課不但令我更確切地了解老師課堂教授過的知識,也讓我學會有效地管理時間。再者,作業成績差時我會反省,取得好成績我會樂半天,很有滿足感!另外,現在每當想到「二二如四」「三三歸九」「四四一十六」等口訣便勾起跟母親的那段美好回憶,十分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