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財經評述:高盛建立網絡私貸平台值得借鑑

2016-11-25

中銀香港經濟研究員張文晶

高盛貴為「全球投行一哥」,所服務的客戶非富則貴。繼推出網絡零售銀行GS Bank後,高盛再下一城建立網絡私人貸款平台Marcus,與其他初創企業競爭。這說明了現時的大型金融機構面對困難的經營環境,急需另闢收入來源;而且零售業務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此外,大型金融機構亦較初創企業有更多的優勢。高盛的舉動,值得各大型金融機構借鑑。

Marcus較其他P2P更具競爭力

Marcus直接與其他P2P競爭,產品的特性相似;但Marcus的私人貸款更具競爭力。例如與美國LendingClub相比,Marcus在定價及貸款期限的靈活度顯優勢。Marcus的私人貸款年化利率最高為22.9%,而LendingClub為35.89%;期限方面,Marcus提供24個月至72個月的私人貸款產品,LendingClub私人貸款的期限為36個月至60個月。Marcus的私人貸款金額由3,500美元至30,000美元不等,額度選擇少於LendingClub的1,000美元至40,0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Marcus有異於常見的P2P模式,它不會自行將借款人和投資者的資金供需進行匹配,而是通過銀行來發放貸款資金。高盛在吸收存款方面轉趨積極,除了通過GS Bank吸收零售客戶存款外,亦收購通用電氣旗下的GE Capital Bank,包括它的存款及定存單。現時高盛存款約1,237億美元,為Marcus的私人貸款業務提供雄厚的資金基礎。

高回報助彌補經營環境劣勢

高盛面對的經營環境壓力不輕:其一,監管趨嚴令合規成本上升。2008年金融海嘯後,環球金融監管越來越多,包括對資本、流動性及槓桿比率提出更高要求的Basel III、金融機構有效處置機制等。尤其是高盛作為其中一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需要遵守比基本規定更嚴格的要求。為了應付合規所需,當中的操作、人力以及資本成本是不小的。

其二,超低利率環境壓抑利息資產的利潤。環球央行的貨幣政策長期寬鬆,繼美聯儲的三輪QE後,直至現在,英倫銀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還繼續購買資產。環球流動性泛濫,低利率環境看似成為新常態。故此,從同業拆借到債券孳息率,普遍的利息資產回報率令人不堪入目。

其三,中資投行崛起加劇市場競爭。在低息環境下,企業的收購合併活動頻繁,而且中國企業正積極「走出去」,固然為投行帶來不少的業務機遇。不過,在金融海嘯後,中資投行的實力快速提升,有力與國際投行競爭。今年以來,香港IPO市場承銷金額的排名,首五位皆是中資投行。

近年來不少國際投行主要靠削減開支保持盈利。惟此舉亦非長久之計,增加收入才是良策。高盛表示,用於Marcus的資金回報率有望高達20%。而Marcus的營銷目標客戶,初始借貸信用評分要高於660。Marcus的私人貸款業務具備高利潤、低風險的特質,能夠與高盛的核心業務互補長短。

大型金融機構較具發展優勢

高盛涉足網絡貸款業務,會較初創企業有更好的發展。首先,憑藉高盛的品牌,它不需要用過高的利率吸納存款,放款時也不需要過於進取,故息差更有保障;其次,正因為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故Marcus的私人貸款可以向客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定價,從而提升競爭力;其三,初創企業向來標榜高科技人才,高盛在這方面有過之於無不及。高盛的資訊科技人員高達9,000人,包括了研究大數據、區塊鏈、高頻交易、網絡保安、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論人員數量,跟facebook相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大型的金融機構同樣具備這些優勢,以及面對相若的經營挑戰。高盛的這步妙棋,也許說明了未來金融業界的發展方向。■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