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搭建「遙距實驗平台」 理大奪教學創新金獎

2016-12-28
■理大在「全球教學創新大獎2016」中,共奪得四個獎項。 吳希雯  攝■理大在「全球教學創新大獎2016」中,共奪得四個獎項。 吳希雯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科學實驗成本高,部分更帶有危險性,為讓學生得到更多做實驗的機會,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麥熾良、梁志華等設計出「遙距物理實驗平台」,讓同學隨時隨地登入網頁,遙距控制實驗室儀器,練習做實驗收集數據,希望可幫助學生學習科學,因此獲頒「全球教學創新大獎2016」當中的「亞洲地區組別」金獎。

隔空測量數據 培養邏輯演繹

「全球教學創新大獎2016」由美國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及國際大學評級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 QS)合辦,本年為第三屆。奪得「亞洲地區組別」金獎的「遙距物理實驗平台」是一個實時系統,須預先在實驗室內設置儀器、實驗品及攝影鏡頭等,學生在網上登入平台後,可透過實驗室內的鏡頭觀察,並以電腦遙距控制實驗室內的儀器,進行各種測量工作,獲取數據。

梁志華表示,觀察到同學一般在應試方面表現佳,但未能掌握實驗技巧,及學習科學必備的邏輯演繹能力,「學生未能在報告中,用圖表清晰展示數據,顯示他們收集及分析數據的能力低,原因或與新高中課程比舊課程少實驗機會有關。」

使用「遙距物理實驗平台」,同學即使在凌晨時分,亦可安坐家中做實驗。麥熾良解釋:「例如在測量地球磁場的實驗中,同學操控實驗室儀器量度數據,並需即時分析,找出下一步需測量的部分,如果第一部分出錯,會導致下一部分失敗。」雖然每次只能容納一定數量的學生同時進行實驗,但同學可重覆登入,多作練習。

隨了「跨時空」的便利外,平台還可讓同學「隔空」進行危險實驗,麥熾良指,「在放射實驗中,同學可花數小時,安全地遙距操控載有金屬片的轉盤,觀察以不同金屬阻隔輻射物、測量器所量得的不同數據。」實驗完結後,系統會自動關上設備,確保安全。此類實驗還需要配合棄置輻射物的處理工序,成本較高,一般中學未必可配置,麥熾良期望平台日後可惠及中學生。

學者研即時答問系統奪銅

在同一比賽中奪得整體大獎-「最佳資訊及通訊科技工具應用」銅獎的,是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陳顯宏領導的項目:協作學習與科技-「同儕教學法」及「課堂即時答問系統」在大班課堂的應用。利用課堂即時答問系統,老師在堂上問問題後,可即時收集過百名同學由手機提交的答案,陳顯宏加入「同儕教學法」概念,要求學生在首輪回答後,自行進行小組討論闡釋理據,然後以手機進行次輪回答,目前已有20學科逾5,350名學生參加,相信有效幫助學習,「以手機回答問題,免卻面對群眾壓力,有效鼓勵學生參與,而同儕之間的討論有助釐清概念。」

「全球教學創新大獎2016」有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共807項項目參賽,當中527項獲大會接納,140項入圍決賽,理大共奪得4項獎項,除以上項目外,還有服務領袖(整體大獎-「領導道德」銅獎),及服務領袖(「社會企業組別」銅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