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全球觀察】港股下半年仍有進一步上升動力

2017-07-04

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內地資金持續南下,港股上漲勢頭強勁。展望2017年下半年,筆者對香港股票市場仍然保持樂觀看法,其原因如下:首先,雖然港股自1月初至6月底的這波漲幅已達到17%左右,但是港股市場當前估值水平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下半年仍有進一步上升的動力;

上市公司盈利具改善空間

其次,在目前香港股票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及境內資產配置荒成為常態的背景下,內地資金仍將持續南下,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是香港市場潛在價值重估的主要動力和催化劑;第三,中國經濟將呈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望進一步改善 ;此外,在利率上升初期,股票市場大概率會跑贏債券市場。

歷史表明,在美聯儲加息周期內,港股大概率會上漲;最後,歐洲市場不確定性逐步消除,有利於提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筆者將恒生指數2017年底預測點位從26,500提升至27,000。在2017年股票配置方面,筆者比較看好大盤高息藍籌股,港股特有的品牌認知度高的公司以及績優低估值中小盤股。同時,建議重點關注以下股票配置:(1)受益於利率上升的低估值金融股;(2)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主題股票;(3)績優科技及消費類股票;(4)積極財政政策和一帶一路受益股 (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機械設備製造、交通運輸和原材料等行業);(5)供給側改革受益股(包括鋼鐵、煤炭和水泥等行業)。

估值窪地吸引內地投資者

港股市場當前估值對內地投資者仍具吸引力。香港是全球資本的重要集散地,內地資金持續南下,為香港市場帶來新增投資資金,對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將帶來重要、積極的影響。雖然香港股票市場邁入傳統「淡季」,但是在中國內地經濟呈大體平穩的增長態勢以及香港股票市場估值具有吸引力的背景下,大量內地資金持續南下,港股市場保持強勁上漲勢頭,打破了「五窮六絕」的魔咒。恒生指數自年初至6月30日的這波漲幅已達到17.1%,其中5月份上漲4.2%,6月上漲0.4%,但是港股市場當前估值水平仍低於歷史平均水平,而且仍然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的估值窪地,對內地投資者的吸引力並未減弱。

兩地互聯互通助價值重估

筆者認為,在目前香港股票市場估值相對較低及境內資產配置荒成為常態的背景下,2017年內地投資者對香港上市股票的需求(通過南向交易)將繼續上升,尤其是在內地熱點城市樓市調控政策持續收緊的預期下。 預計南向股票交易2017年將實現人民幣2,700億元淨流入,較2016年的人民幣2,062億元及2015年的人民幣978億元有所上升。內地與香港股市互聯互通是香港市場潛在價值重估的主要動力和催化劑。

中期而言,中國經濟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經過新一輪信用擴張後,經濟運行中資源配置效率較低、資產泡沫風險和槓桿風險等結構性問題日益嚴峻,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上升,金融體系壓力將對實體經濟活動產生重要影響,資源錯配將抑制潛在產出增速,並延長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所需要的時間。目前,貨幣政策已轉向抑制資產泡沫和槓桿風險,金融監管尤其是針對影子銀行監管將顯著加強,融資條件或逐步收緊,而過去兩年的貨幣刺激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短期內需求,尤其是住房和汽車等終端需求增速將顯著放緩。筆者預計2018年GDP增速將小幅放緩。(本報有刪節)■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