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百家觀點】債券通開車 內地香港達雙贏

2017-07-04
■香港交易所昨舉行「債券通」開通儀式。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揭新篇章。 中通社■香港交易所昨舉行「債券通」開通儀式。繼「滬港通」和「深港通」後,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再揭新篇章。 中通社

涂國彬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繼滬港通和深港通之後,又一承接內地和香港兩地資本市場的新通道通車,債券通開始正式啟動,北向通率先在7月的首個交易日上線運行。債券通為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讓中國內地與境外投資者透過在香港建立的基礎設施聯接,在對方市場買賣債券。買賣兩個市場交易流通債券的機制安排。

其實,對於債券通,市場一早就有所預期,股市中有所反應,包括之前被唱好的中銀香港(2388)。這是一份被當作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的大禮,無論對於香港還是內地市場都利好。

有助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對於香港來說,這幾年金融地位屢屢被挑戰,尤其上海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香港的競爭力受到威脅。那麼,這次債券通這份大禮,外界不難估計是中央鞏固香港金融中心的決心。

從RQFII,滬港通,深港通到如今的債券通,香港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為中國版塊裡的美元區,成熟的金融體系,完善的法律制度,這是目前為止境內沒有一個城市能夠徹底取代的。加上內地債券市場市值屬全球第三大,存在相當大的市場潛力。

事實上,目前美國經濟增長動力受到質疑,美匯指數走軟,把特朗普勝選以來的漲幅都給回吐掉,人民幣下跌的預期明顯減弱,美債收益率下降,中美利差處於歷史相對較高的水平,這讓中國國債有吸引力。

息差因素 中國國債具吸引

這樣一來,這扇大門的打開就勢必伴隨着賺錢的機會,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這對於香港市場自然是好事。所以為金融股以及港交所(0388)提供中長期的支持。

對於內地來說,這是開發資本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連同早前A股剛剛被MSCI認可來看,中國雖然相較海外發達國家市場非常年輕,但近幾年不斷積極創新,主動改革,同時也有時代前進所帶來了倒逼式改革,都給市場增添新的動力。

南向通上線只是時間問題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現在債券通還只是北向通,相信南向通的上線只是時間問題,而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通」,利用好香港這個平台,逐步向全球市場開放。

雖然,無論是A股入摩還是債券通,短線對市場的實質影響真的有限,更多的可能是市場情緒上的鼓舞。從今天大盤表現看,影響可能更多的還是個股,港交所升1.59%,匯豐控股(0005)升1.79%,中銀香港(2388)升3.21%。但就是這一步一腳印的前進,才能逐漸打開這扇大門,雖然可能路途艱險,而內地市場還有太多包括法制機制在內的需要調整。

當然,所有的努力,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市場,最終將有助中國市場被國際投資者逐漸接受,並不斷向先進發達的經濟市場學習,同時擴大人民幣的需求,從而增加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比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