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香港建築成本能降低嗎?

2017-07-04
■分析認為,香港仍然是全亞洲地區建築成本的冠軍人馬,只有通過業界和政府合力才可令建築成本未來趨平穩下降。資料圖片■分析認為,香港仍然是全亞洲地區建築成本的冠軍人馬,只有通過業界和政府合力才可令建築成本未來趨平穩下降。資料圖片

張宏業 特許測計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

上月中旬,應香港營造師學會約定,筆者擔任該會年度論壇的其中一名主講嘉賓,針對香港建築成本持續上升提出解決方案。我們三位講者是分別來自承建商和專業顧問公司,從承建商、工料測量師和產業測量師角度理解探討,並建議可行解決辦法。

首先,讓我們了解香港建築成本包括什麼呢?建築成本主要包括四大種類,如工資、材料成本、機械成本和不同雜項,不同雜項是含行政支出、保險、安全/質素/環保合規成本、質量保證成本、工人福利設施成本、承建商利潤等等。視乎不同建築工種,如地基建造、上蓋施工工序、機械/電子工程,這些種類佔有總成本比例各異。

一般來說,建築材料支出約佔四至五成、工資佔二至三成、機械成本佔少於一成(除地基工程比例較高佔上二成半左右)和其他雜費一成半至兩成。這項具體分析說明建築材料價格浮動幅度才是主導建築成本的。無可否認,建築材料價格最不受香港因素左右,主要視乎人民幣匯價浮動情況、外圍經濟環境改變及內地建築業的盛衰因素。可見將來,人民幣匯率已見頂回落,內地建築業隨着中央/地方政府連環打擊樓價措施而趨向低率增長中,本地建築材料價格會維持平穩。因為機械成本比例不算高,近年香港建築成本持續上升的元兇應是工資增長和其他雜項增加所引致的。

工人短缺情況仍然嚴重

目前的香港工人供應情況還是好緊張。根據政府發展商的2014年9月的統計,註冊地盤工友是337,000人,在職的約佔260,000人,約70,000人已脫離行業,總體約8%工人未開工或開工不足,預計該行業是欠缺一萬工人以上。再以年齡層去分析,現職工人的平均年紀正在持續上升,不乏已年過五十歲的,令工人平均效率年年下降。正是工人短缺情況嚴重,年紀又急劇上升,令本港地盤工人工資年年有不俗增幅,但是施工效率沒有改善,導致工人成本持續上升。

縱然工資水平不低,年輕人不太願意加入。香港社會愈趨繁榮進步,對工人地盤管理/福利/工人工時都提出較高法規需求,建築成本的雜項支出悄悄地不斷上升。筆者預期這些雜項支出只會有增無減,佔比例未來也會繼續增大。

宜先嘗試改良施工方法

在論壇的最後答問時間中,各位講者討論如何使建築成本下降的方法。首先是嘗試改良施工方法,盡量減少地盤的作業時間。現時於香港市區,尤其是在狹小不平坦的地盤施工時,建築成本非常高昂。減少成本的直接方法是盡量增加預製件作業比例,地盤內主要工序是組合預製件,因地制宜地應用創新建造方法去縮減建築時間。

香港一般的承建商規模不算大,這形成公司規模細,總體行政/融資成本不低。承建商多非上市公司,屬於小規模運作,銀行貸款困難。香港大型地產商可以通過收購和整合,將下游承建商納入子公司;也可通過企業間策略性合作和聯盟,合力將承造成本減低。大型承建商更可通過上市集資,再以上市公司擔保,享受較低融資成本。

根據其他講者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的投標中標價相比招標成本預算都較低,尤其是大型工程招標更低於兩成以上,這反映今年的中標價會平穩地下降。無論如何,香港仍然是全亞洲地區建築成本的冠軍人馬,只有通過業界和政府合力才可令建築成本未來趨平穩下降。雖然樓價和成本不是直接相關,但是是成正比關係。有效地降低成本,可以長遠地使樓價下跌。■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