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國彬 永豐金融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自從新年開始,全球股市的表現相當亮眼,將去年的升勢延續,且市況愈來愈旺,投資者入市意慾愈發高漲。MSCI ACWI持續上行,不但在去年累積21.62%的升幅,更在今年已有逾7%的漲幅,有望連漲15個月。資金流向追蹤機構EPFR顯示,投資者投入全球股市的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債市不斷受壓
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趨勢進一步延續。全球各經濟體從金融危機的陰霾中陸續走出,經濟活動恢復。在美聯儲的帶領下,其他主要央行相繼跟隨,加拿大央行更是今年首個加息的央行。新的一周,將有美聯儲議息會議,按兵不動是大概率,須看屆時美聯儲的態度。
不過,目前市場對於3月升息充滿期待,幾率逾九成,並關注新主席會否延續耶倫的政策。就連之前在收緊道路上被甩在後面的歐日央行近期亦開始有所轉態,在經濟數據的背書下,試圖釋放一些或加速退出QE的信號,試探市場的反應,歐元和日圓相當敏感,獲得動能。如此一來,資金進入風險資產的步伐加速,全球股市樂觀,債市則不斷受壓。
稅改推動美股
強勢的美股並沒有畏高,就算政府一度停擺,就算GDP數據不及預期,美股仍然創出新高。目前三大指數已經連續四周上漲,道指累升7.7%,新高至26,616點,標普累升7.5%,納指累升8.7%,且VIX繼續保持在低位。藍籌股的業績向好,給股市帶來最直面的提振,這才是支持股價最根本的動力。
特朗普的稅改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企業獲利表現受到直接的影響。此外,特朗普在達沃斯會議上一改之前強硬的態度,不僅是TPP,他在巴黎協定和移民問題上的態度皆在軟化,緩解了投資者對貿易戰和圍繞美國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不過隨着股市愈升愈有,隨時皆有調整的可能。
新興市場吸引
新興市場充滿吸引力,隨着經濟改革,新興市場企業盈利進一步改善,估值吸引。MSCI新興市場指數去年累升34.35%,升勢延續到今年,現在已經連漲七周累升14.6%。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同樣連升七周,累升12.3%,去年有38.71%的升幅。
注意調整風險
新年以來,內地與香港股市大放異彩。內地滬綜指去年跑輸,並在年尾窄幅震盪,但在2018年初重獲動能,加速上行,連續升穿3,400點和3,500點阻力,更逼近3,600點關口,現已連漲六周累升8.9%。
恒指更是去年就已經大漲35.99%,今年躍上三萬點後,突破2007年高位,雖然回吐壓力有所增加,仍然不斷打破新高紀錄。港股不再像去年那樣僅個別幾個強勢股獨領風騷,二三線股票開始活躍起來,分類之間輪動亦有加劇。北水加速注入,給港股帶來動力,以至於年初至今恒指已經錄得逾3,000點的升幅,國企指數累升近2,000點。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市場會單邊上漲,在短時間內累積較大升幅後,要做好調整的準備,只是目前趨勢不變,每次回調相信均會有資金跟風進場,生怕錯過了這場盛宴。■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