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港股上周反覆向上再度破頂,惟恒指周一(29日)創新高後遇到阻力33,500點,與本月首三周表現相比,恒指升勢似乎有所放緩。
觀望美國科企業績
上周四(25日)歐央行議息結果符合預期,未有更改前景指引,維持利率與買債規模不變。央行行長亦預測未來3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及通脹率將持續上升,為日後收緊政策鋪路。雖然歐央行財長已表明本年加息機會不大,但眼見歐元區經濟持續勝預期,令市場相信歐元區有空間加快加息步伐,導致美歐息差收窄,刺激歐元一度升穿1.25美元水平,美元相對上再度走弱。加上,商務部公佈第四季GDP放緩至2.6%,遜於預期的3%,主要因為公司庫存減少及貿易赤字擴大,導致美元有較大誘因持續走弱,用以刺激美國出口及製造業。上周美匯指數亦藉着美國財長姆努奇恩的「弱美元有利美國貿易」言論終失守90元大關,低見88.4 。
另一方面,市場關注聯儲局本周舉行的今年首次議息會議,加上美國多間科技巨企將於本周公佈業績,投資者轉趨審慎,故港股可能先在高位作調整。美股現時的投資氣氛仍然偏向樂觀,主要因為美元持續疲弱和早前不少美企公佈業績向好,若本周美國科技巨企公佈的業績理想,屆時恒指或有機會跟隨美股再向上突破,因恒指成分股中科技股佔比不輕。
人行近期不停收水
內地方面,周一(29日)A股下跌百分之一,或與近日市場流動性偏緊有關。人行近期不停收水,三日累計淨回籠5,300億元人民幣所致,上海銀行間拆放利率(Shibor)亦見回升,然而相信影響只屬短期,目的為應付農曆新年前金融機構或會採用「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反觀長期經濟方面,國家統計局公佈,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近7.52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1%,增速較去年加快12.5個百分點。從各個行業來看,採礦業由跌轉升,製造業、新經濟、高技術製造業增長加快,可見中國經濟發展的確不俗。該數據配合早前公佈的全年GDP數字,無疑增強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另一方面,美元走弱相當於人民幣升值,人民幣近日升至27個月最高,報6.32。港股中,不少中資股份的盈利及資產價格均以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匯價上升可提升中資股以港元計算的每股盈利及每股資產,利好港股。
整體來看,本周投資者轉趨觀望狀態,料恒指將於32,600點至33,500點之間徘徊,中長線宜守穩30,200點。■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