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商品價格反彈 通脹回歸下的投資部署

2018-02-02
■雖然投資黃金沒有利息,但黃金一向有抗通脹的概念,投資者可多加留意。■雖然投資黃金沒有利息,但黃金一向有抗通脹的概念,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葉澤恒 康證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2018年1月已經完結,觀乎環球金融市場及全球經濟,似乎開局普遍走勢不俗。截至上周五,有六個主要指數今年以來已經累升超過一成。當中,有數個市場是投資者比較熟悉的,分別是越南、巴西、俄羅斯及香港恒生指數。另外,納指及羅素3000指數升幅均超過8%。

商品投資情緒升溫

環球經濟已由以往幾年處於復甦的狀態,逐步轉入快速增長的勢頭,令投資者的投資情緒升溫。在商品市場方面,銅價及油價均反映環球經濟情況的寒暑表。油價及銅價過去一年多持續上升。銅價目前已回升至2013年水平,而紐約期油亦回升至2015年時的水平。

雖然環球股市普遍已創新高,但油價及銅價尚未重返2007年及2011年的高位,分別是147美元/桶及10,050美元/噸。雖然環球股市創新高不代表商品價格亦要跟隨,但至少商品價格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空間。因此,估計環球通脹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環球經濟持續復甦

經濟持續復甦,以及美國政府把企業稅進一步下調,令投資者幾乎相信環球經濟增長仍可能持續多至少一至兩年。從利率期貨中可以看到,投資者目前已經預期今年上半年美國將至少加息兩次,分別是3月及6月。但投資者更應關注的是,投資者目前已經估計9月份加息機會超過三成,而12月的加息機會亦高達一成八,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有信心。惟目前不但關注美國聯儲局的加息步伐,更關注其他央行的收水進度。

金融海嘯後,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亦向市場大量放水,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目前環球經濟持續復甦,但各國央行似乎不敢在市場大量抽資,恐怕投資市場承受不氣,結果令投資市場氣氛熾熱,環球股市及樓市持續上升。由於財富效應持續深化,故估計環球消費市場將會進一步升溫,引發物價上升。

在通脹回歸的情況下,投資者若不希望跑輸通脹,首要是減持現金比重。那麼又應該怎樣投資呢?香港的物業價格已升至市民難以負擔的水平,故除非財政能力許可,否則可留意海外物業。以國家的熟悉程度但經濟及樓市表現普通的,投資者應可留意英國。目前當地受脫歐問題困擾,未來經濟表現可能較其他歐洲國家為弱。但英國首相文翠珊已把發展經濟的目光投放在亞洲區,特別是中國及環太平洋國家。因此,英國經濟未來仍可能出現曙光。另外,近年不少香港人亦喜歡投資日本、台灣及東南亞物業,投資者亦可留意,但要留意當地的政治及地理環境。

除了海外物業外,投資者亦可留意商品市場。商品市場不限於期貨,亦可留意相關企業的股份、債券及基金。主因目前處於通脹上升的情況下,預料商品價格仍有反彈的空間。商品之中,投資者目前仍可留意石油及銅價,但可開始留意金價走勢。雖然投資黃金沒有利息,但黃金一向有抗通脹的概念,故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商品價格持續上升,除了弱美元因素外,經濟已處於循環的高峰,帶動商品價格表現。在股票及房地產市場持續向好下,相信財富效應將逐步出現,而奢侈品股往往在這情況下可以受惠。因此,投資者可多加留意奢侈品股及相關的投資工具。■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