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書蘭
是否當人們遭遇大災難的時候才會大家團結一條心?如果是的,筆者呼籲政府,舉辦紀念「沙士」期間的好人好事活動,感謝當年醫務人員不顧自身的生命安全,成就全港市民打贏了這場對抗惡疫之戰,製作一些電視宣傳片,發揮社會正能量,恢復市民當年上下一心,全民對抗沙士的記憶。
如今15年過去了,筆者記憶猶新,那場經歷仍歷歷在目。回想當沙士甫結束後不久,朋友來電討論一些事情,結束之後我說:「一起飲茶吧?」朋友連忙說:「不!不方便!」我不明所以,他才反問我︰「淘大花園的居民要和你飲茶,你會嗎?還是等一等,再過一段時間吧!」我於是明白了,作為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務人員家屬,住在九龍醫院和京華酒店的附近,別人視同我是淘大花園E座居民。
一位廣州中山大學的教授,到香港九龍醫院開會,住在京華酒店所延伸出來的爆炸性世紀疫症,讓香港市民幾乎陷於絕望、無助、恐懼的人人自危時期。短短的四個月期間共有1,755人染病,299人死亡,包括6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和2位私家醫生,是香港近代史上與1894年的鼠疫、1950年麻風病一樣嚴重的瘟疫香港百業蕭條,人心惶惶,經濟陷於停頓,社會各個方面皆受影響。
但今天本港社會好像忘記了,這場在香港歷史上不可抹掉的戰「疫」,日日為着一些小事,在那裡爭論不休!社會輿論頗有跌入人云亦云充斥負能量的漩渦之感。
回想15年前的四、五月間,學校停課,孩子們都留在家裡,大部分的人都不上街,上街的人都戴着口罩,導致口罩賣斷市,即使是買到口罩,打開來裡面竟還有唇膏印,電視新聞天天報道,今天又發現幾例!又走了幾個人!即使在這樣風聲鶴唳的節骨眼,醫務人員還是義無反顧地天天在醫院辛勤工作!
據新聞報道,我們鄰近地區發現有醫務人員做逃兵,然而香港沒有!一個逃兵也沒有!香港醫務人員,人人緊守崗位,恪盡職守。當世界衛生組織在2003年6月23日,把香港從疫區名單中除名後,在社會各界一片感謝醫務人員之聲中,部分有心人士組織了「香港是我家」委員會,贈送一枚小小的金徽章給站在前線的醫務人員。
當外子把這枚獎章拿回家交給我的時候,我的眼眶熱了,「它」是我的丈夫、我孩子的爸爸用生命代價換來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我們的社會有很多這樣的人!忠於職守的高尚品格與優秀的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