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張路江:心繫「牽動」概念 描繪香港情懷

2018-10-05
■張路江對筆下的渡輪印象頗深。莫雪芝 攝■張路江對筆下的渡輪印象頗深。莫雪芝 攝

央美造型學院副院長張路江教授,希望通過此次參與「香港牽動我的心」主題美術作品創作活動的采風寫生,對香港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做一次宏觀概括。他早前來港多是參展、觀展或是參與藝術品拍賣,而如今次這般承載着主題,並以自己的畫筆多維度表現香港還是第一次,「我們每一位教師都心繫香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變化,心繫『牽動』這個概念,迎接這次挑戰,通過作品將香港每一處牽動神經的點描繪出來,表現香港情懷。」

在國慶時節來港,他感受到了香港的「繁榮富強」,也看到了香港所呈現的祖國概念。據他所述,內地很多城市國慶節是沒有地方放煙花的,恰恰在香港這個國際化的窗口城市,有這樣一場盛大的慶祝活動。

談起對香港景色的印象,他認為,香港的景色可以用「豐富」二字去形容,「在這裡可以見到密度很大的城和市,市是交易,城則是生活居所,特別是在香港島留下了一種很好的城和市的關係,街道尺寸不大,但每一處都表現着生動的市井生活,讓人感到很舒服。而另一邊,在新界還有着很多漁村,形成了一種和香港島完全不同的漁民原生態生活,而我去寫生的香港中文大學,環境優美,可以望到觀音像、寺院和海景樓盤,將自然山水與現代人的居住生活融為一體。」

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寫生時,感受到中大學生自由的生活狀態,而在幾日與青少年學生共同寫生的接觸中,他同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我帶的幾名中學生畫得非常好,讓我感到震驚。通過看他們的作品,我能感受到他們的聰明,心、眼、手的控制力強,具有才華,以及在美術學科繼續發展下去的潛力和素質。」

難忘渡輪 喚醒香港記憶

張路江對香港的觀察細緻入微,他猶記得活動首日描繪的中環碼頭渡輪,他回憶道:「我還記得最早來香港的時候票價是兩塊錢,現在已經漲到了兩塊七和三塊七,七毛錢的零數在內地已經不常見到,但在香港這可能體現出了公平和合理價值換算。這期間相隔了十多年,船票漲了價,但那條船還是一模一樣,這本身就喚醒了香港的歷史和記憶。」他又提起銅鑼灣、鯉魚門和中環石板街,還有在一些上了年紀的的士司機眼中,對香港又會有怎樣不同的理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