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鴻 政府人員協會權益幹事
我在香港一間大醫院工作,經歷了醫院管理局的「過去」與「現在」,看到醫院管理局僱員對醫院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不斷下降,不滿意的態度與日俱增,到底為什麼呢?
過去醫院管理局僱員的薪酬福利跟隨政府公務員機制,但是到二千年後「基層員工及文員職系」開始脫離公務員機制(基層僱員是指:除了醫生、護士、化驗師等專業人員之外的員工)。醫院管理局共有五萬多僱員,當中約有一半屬於專業及管理人員,另一半是文職和基層僱員。二千年後入職的文職和基層僱員約有一萬人,他們的薪酬福利調整被更改為跟隨市場薪酬走勢,即是可升可降。
十多年前醫院管理局因應醫護人員人手緊張的情況,因而接受了一位管理人員的所謂「有建設性意見」,開始聘用「HCA病房服務助理」協助護士處理日常的工作。新入職的「HCA病房服務助理」接受了基本培訓,已經可以擔當大量的日常護理工作。近年醫院管理局又改為聘用「TSA技術支援助理」,代替「HCA病房服務助理」的工作,包括量血壓、抽血、靜脈注射及超聲波等。為什麼醫院管理局不再聘用「HCA病房服務助理」而改聘「TSA技術支援助理」,因為「TSA技術支援助理」的薪金比「HCA病房服務助理」少數千元。醫院管理局這種轉變導致同一間病房因為不同時期的入職僱員而出現了不同的職稱及薪酬福利,但是工作內容卻沒有什麼差別,嚴重打擊員工士氣。
同工不同酬打擊士氣
過去醫務人員甚少討論本身的薪酬福利,因為大家都清楚知道甚麼樣的職級就會有甚麼樣的薪酬,但現在醫院管理局僱員之間經常聽到:為什麼在同一工作地點、同一工作內容,但每位同事的薪酬卻是不同的,有些更差距超過一倍?為什麼我工作了五、六年,但薪酬還要比新入行的僱員少?為什麼原來醫生或護士做的工作現在交給「TSA技術支援助理」去做,是否由醫生或護士做的工作就是專業,「TSA技術支援助理」他們去做的工作就不是專業?實在使人氣憤!
表面上,薪酬福利隨市場薪酬走勢可升可降可說是合理,但醫院管理局實際上有沒有認真、公開評估醫院工作的特殊性?對醫院內的各項專業、非專業、危險性及厭惡性等工作,又有沒有清楚和合理的界定規範?為何同一工作內容可以有不同的薪酬待遇?是否不管工資多少,只要管理人員在市場供求的定律下能夠找到工人填補空缺,那麼管方提出的薪酬待遇就是合理?
我認為,醫院管理局在制訂僱員薪酬福利時必須考慮社會責任、社會期望、服務質量及員工關係等等的問題。目前醫院管理局雖然能夠透過勞動力市場的供求定律「有效」控制成本,但換來的代價卻是導致醫院管理局員工的士氣一蹶不振,到底醫院管理局是進步還是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