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岸簽署ECFA帶來巨大商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19]     我要評論

楊孫西

 日前,令世人關注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終於得以正式簽署。該協議被外界普遍視為「大陸與台灣1949年以來達成的最重要的協定」。毋庸諱言,「ECFA」雖然是一份經濟協議,但其意義顯然超越了經濟。台灣媒體預言:「ECFA」的簽署必將使兩岸間各層面合作關係愈加密不可分,對台灣經濟、社會和政治的影響「既深且巨」。兩岸工商各界都非常關注「ECFA」的簽署,特別是港商、台商更想要挖掘和分享由「ECFA」帶來的巨大商機。

ECFA是兩岸關係的新紐帶

 在「ECFA」協議中雙方結合兩岸產業的互補性,在充分考慮對方關切的基礎上,達成了一個規模大、覆蓋面廣的早期收穫計劃。對於「ECFA」給兩岸經貿關係帶來的促進效果,許多企業家和專家都非常看好。他們認為,「ECFA」正式生效後,將提升內地企業拓展台灣市場的競爭力,也會加速台灣優勢商品進軍大陸市場,這對於大陸的進口生意來說也是大利好。根據「ECFA」的安排,雙方互降關稅,台灣競爭力較強的產品如化工原料產品、先進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會明顯增強,這對大陸企業來說亦是難得的商機。

 隨著大陸對台灣早收計劃的產品關稅陸續降至零,大陸企業可以通過代理某些台灣優勢商品如工業縫紉機、晶片、機械設備和電子產品等來拓展市場,這將加大大陸的進口。同時,台灣也對大陸部分產品降低關稅,使大陸產品在台灣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也將得到增強,拓展台灣市場的機會將更多。另外,隨著雙方互相開放服務貿易,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台灣相對超前,尤其是工業設計和研發,都是大陸企業需要學習之處。大陸企業可以引進台灣企業的研發優勢為企業發展服務,還可以借用台灣企業的全球化行銷網路開展出口行銷,實現優勢互補。

大幅「讓利」彰顯大陸誠意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ECFA」談判過程中的大幅「讓利」彰顯了大陸方面的誠意。據悉,「ECFA」納入了539項台灣輸入大陸的產品,其中108項即時可享免關稅待遇,涉及金額達138.4億美元;而台灣向大陸開放的產品只有267項,涉及金額僅28.6億美元。看來,與當年國共兩黨在重慶簽訂「雙十協定」時的情勢相比,這一次為了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呈現了更強烈的政治誠意。

 對於「ECFA」將給台灣經濟帶來的好處,外界普遍認為是顯而易見的。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此前多次強調,「ECFA」對避免台灣在亞洲經濟整合過程中「被邊緣化」有著重要的意義;「ECFA」是讓台灣經濟趁勢而起、一飛沖天的大好機會。台灣經濟可望因此迎來「黃金10年」。日本戰略學家大前研一日前在台灣就「ECFA」進行專題演講時,更是用「為台灣精心調製的維生素」來形容「ECFA」。他指出,在國際金融危機後,台灣經濟迅速復蘇,成績亮眼,其中最大原因是與大陸貿易成功。他表示,從第三者角度看,兩岸簽署「ECFA」絕對是正面發展,對台灣經濟將有很大的拉動作用,未來台灣有機會成為大中華區的樞紐。

港台經濟有望獲得大發展

 應該看到,香港回歸祖國後,港台關係的性質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成為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大背景下,港台關係總體上保持健康和穩步地向前發展。香港與台灣加強經貿合作,雙方實現共同發展。在「一國兩制」和基本法框架下,香港特區對台關係以「錢七條」為指引,在推動港台關係的同時,也必將會在促進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大業中發揮特殊重要的作用,香港特區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確實是不可低估的。

 事實上,長期以來香港扮演著台灣與大陸交流的中介橋樑角色。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全面直接「三通」得以實現。特別是兩岸簽署了「ECFA」後,將會給兩岸經貿發展、企業合作和金融服務業帶來商業機會,必將促進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和資訊流等經濟資源順暢對等,加速流動,給兩岸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可以預見,「ECFA」的簽訂必將對兩岸相關產業發展起到相互促進的積極作用,並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實現共贏。實體產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業支撐,兩岸金融往來是兩岸經貿關係重要環節,推進兩岸金融往來正常化,有利於兩岸金融機構掌握「ECFA」的商機。在此新形勢下,如何尋求加強和促進香港中介轉型提升,密切港台關係,實在成為本港亟待回答的問題。其實,「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發展與台灣的經貿關係上仍然擁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因此,本港應更加積極大膽和富有創意,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在新形勢下令港台經貿交流合作進入新境界。

相關新聞
兩岸簽署ECFA帶來巨大商機 (2010-07-19)
新增功能組別候選人應是區議員 (2010-07-19)
原則性與靈活性高度統一 (2010-07-19)
世紀風雲:從默克爾訪華看中歐美互動 (2010-07-19)
青少年「Hea」多無益 (2010-07-19)
李華明戳穿陳偉業虛偽面紗 (2010-07-17)
經濟並未逆轉 投資者不必恐慌 (2010-07-17)
民進黨進退失據 (2010-07-17)
止戈為武:俄軍演對中國的啟示 (2010-07-17)
西方走郎:歐美反目為仇走向不歸路 (2010-07-17)
民主黨左右開弓 建制派洞察形勢 (2010-07-16)
冷眼向洋:如果美國航母出現在黃海 (2010-07-16)
單刀直入:政改以後集中民生 (2010-07-16)
藍天說地:吸取教訓 處理塌樹問題 (2010-07-16)
聰明才智跑到哪裡去了 (2010-07-16)
龍聲飛揚:制定最低工資須避免政治化 (2010-07-16)
世博展示中華自信崛起 (2010-07-16)
香港與內地經濟多層次融合 (2010-07-16)
民主黨應反思「又傾又砌」 (2010-07-16)
來論:施政重民生 更須綢繆發展 (2010-07-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