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與內地經濟多層次融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16]     我要評論

王 文

 2010年5月2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在香港簽訂了CEPA補充協議七。

港與內地經濟融合三層次

 CEPA補充協議七反映了香港經濟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的兩個層次:一是全國層次,二是香港與廣東省層次。前一層次固然也包括香港與廣東省,後一層次則是專門就香港與廣東省而言,顯示香港經濟在與內地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她與廣東省經濟的融合應當是也的確是更快、更深入、更全面。

 CEPA補充協議七所涵蓋的19個領域總共35項市場開放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其中,14個服務領域的27項開放措施屬於上述前一個層次即適用於香港與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另有8項則是屬於廣東省「先行先試」的措施,即屬於上述後一個層次。從2008年以來,屬於廣東省「先行先試」的,加上CEPA補充協議七的8項總計達41項之多,可見,香港與廣東省經濟融合的趨勢已是明顯領先於香港與內地其他省市自治區。

 無獨有偶,就在2010年5月27日同一天,香港媒體報道,國家有關部門組成的檢查組,對《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簡稱規劃綱要)實施一年的進度作了檢查。而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香港經濟逐步融入珠三角經濟區,亦即進一步細化了香港與廣東省經濟一體化的層次。

 所以,就香港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而言,事實上有三個相互關聯而有所區別的層次:香港與內地各省市自治區(包括廣東),香港與廣東省(包括珠三角),香港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第三個層次還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亦即是說,香港在這一層次上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啟動了一體化。

需要著重解決三方面問題

 為甚麼會有這三個層次?因為,制度差異、經濟發展程度差異和地緣關係。

 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但是,由於歷史因素,香港在1841年至1997年的大部分日子裡是一個相對獨立於內地的經濟實體。香港與內地的制度差異和經濟發展程度差異,使香港回歸祖國後,融入國家主體經濟是一種特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加之她在地理上緊鄰內地改革開放發展程度最高的廣東省、尤其珠江三角洲。於是,香港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必然走在她與廣東全省經濟一體化前面,而她與廣東省經濟一體化又必定領先於她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

 目前和今後一段時間,香港與國家主體拓展上述三個層次經濟一體化,需著重解決三方面問題。

 一是就香港與內地其他省市自治區經濟一體化而言,重點需要推動和說明廣東省珠三角的一部分港資工廠向國家中西部地區轉移。這需要中央有關部門協調,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政府和內地有關省市自治區政府通力合作。

 二是就香港與廣東省經濟一體化而言,重點固然是逐步落實規劃綱要,其中,尤其需要推動和說明一部分港資企業在廣東省、尤其珠三角原地轉型升級,並且,加快共建深圳前海、深港河套和廣州南沙。

 三是在香港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必須突出「港深共建國際大都會」,爭取早日實現「同城化」。為此,廣東省和深圳市必須在中央領導下,加快政治體制和法律體制的改革。

 無論香港、廣東還是深圳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香港與廣東、香港與珠江三角洲以及香港與深圳的經濟一體化,既是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是務必「只爭朝夕」的大挑戰。

融入珠三角香港更須加力

 也許是巧合但也很可能是必然,就在CEPA補充協議簽署前3天即2010年5月24日,國家發改委公布,國務院已正式批准《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指出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相比較,規劃綱要關於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新定位是:探索科學發展模式試驗區、深化改革先行區、擴大開放的重要國際門戶、世界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綱要提出到2020年,分階段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能力,形成粵港澳三地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000元(人民幣),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

 顯然,就國家賦予的使命而言,未來1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可謂不相伯仲。但是,後者各省市經濟關係不存在類似於前者的香港、澳門與廣東省的制度差異,實現《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的難度低於實現《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的難度。因此,香港、廣東、深圳等都必須加倍努力。(轉載自鏡報7月號)

相關新聞
民主黨左右開弓 建制派洞察形勢 (2010-07-16)
冷眼向洋:如果美國航母出現在黃海 (2010-07-16)
單刀直入:政改以後集中民生 (2010-07-16)
藍天說地:吸取教訓 處理塌樹問題 (2010-07-16)
聰明才智跑到哪裡去了 (2010-07-16)
龍聲飛揚:制定最低工資須避免政治化 (2010-07-16)
世博展示中華自信崛起 (2010-07-16)
香港與內地經濟多層次融合 (2010-07-16)
民主黨應反思「又傾又砌」 (2010-07-16)
來論:施政重民生 更須綢繆發展 (2010-07-15)
鳴記於心:美航母轉身黃海劍指中國 (2010-07-15)
民筆聊生:香港應是個為富為仁的社會 (2010-07-15)
「踩單車」屬娛樂還是交通 (2010-07-15)
梁家傑與民調魔術 (2010-07-15)
骨灰龕政策須尊敬先人體恤市民 (2010-07-15)
香港在大珠三角騰飛中失速 (2010-07-14)
解惑篇: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批准和備案 (2010-07-14)
李柱銘留在民主黨別有用心 (2010-07-14)
大力神盃難救西班牙經濟 (2010-07-14)
日本民主黨的艱巨挑戰 (2010-07-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