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最近有所謂「溫和派」的提法,看來不是許多人都能接受,因為它省略了「反對派」這三個重要的字。他們的全稱應該是「溫和反對派」。
民主黨和民協仍屬反對派
民主黨和民協今後還會與民建聯和工聯會狹路相逢。政黨之間之競爭是正常的,誰想逃避是逃不了的。只要相信政治現實,就相信民建聯和工聯會將會與民主黨和民協在選舉競逐中碰頭是不可避免,這非社民連可以左右勝負。民主黨和民協對於愛國愛港力量都是處於對立競爭的位置,一直排斥和醜化愛國愛港力量,2004年「踢走保皇黨」的口號,令民建聯和工聯會失去不少區議會議席,至今印象猶新。不少選區,今後仍有拉鋸之局。這是歷史選戰遺留的局面,他們到今天為止,仍堅持不會加入建制,要做反對派,仍然堅持「結束一黨專政」,反對內地的社會主義制度。故我們也不必著意為「溫和反對派」的性質說過頭話,為他們的處境表示憂心。如果民建聯、工聯會能夠在選舉中爭取更多的選票,壓倒了民主黨和民協的候選人,這是大好事。
社會民主連線宣稱要對付左派候選人,是否虛假的宣傳,只是旨在令溫和派落敗?從香港近年生態來看,社民連與民建聯對碰不止一次。鵝頸橋鍾淑慧勇擒季詩傑即是一例。如果曾鈺成或者主席譚耀宗參加超級區議會的選舉,就先要參加區議會選舉,社會民主連線難道不會來挑戰,反對派難道不進行協調,形成一個左右派互相對峙的世紀大選戰?在對付左派候選人的問題上,看來反對派的立場是一致的,是會協調的。過去這些例子還少嗎?
所有政黨都要爭取參選的空間,都會互相競爭。不少中間專業候選人,必然會搶奪和分散了民建聯的票源,我們不能因此指責中間專業派參選,令民建聯落敗。這只能說,愛國愛港力量的政治光譜擴大了。
對社民連的挑戰不可麻痺大意
社會民主連線以極右派的姿態出現,它和公民黨、民主黨開始分工,選民對象錯開了,不必擠在一個狹小空間爭奪相同的票源,這是選舉策略的調整,也是反對派擴大政治光譜的一個表現。不能小看社會民主連線,長毛就擁有六萬票、黃毓民六萬票、陳偉業六萬、陶君行四萬,一共二十二萬票,這些票源如果轉化為區議會的選票,集中在某些選區出擊,經過與反對派協調,一樣擁有挑戰建制派的可能,不可麻痺大意。社會民主連線的票源,一部分是親台勢力,這部分的票源,與民建聯、工聯會並不重疊。但是,社會民主連線也正在改變策略,企圖吸聚低下階層的選票,這部分選民對於不公平的現實不滿,也有可能是民建聯和工聯會的票源。特別是年青人,大學畢業之後,領取工資很低,與十年前的大學生相比較,待遇差多了,他們也相當不滿現狀。這說明了一個現象,特區政府十三年來,對於提升香港的產業、改善經濟民生的工作同社會大眾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不要以為在今後區選中,社會民主連線根本不會談民生問題和基本職業權益,他們也在玩弄兩手,政治上反中亂港,民生上也會故意在貧富懸殊方面挑撥離間,爭取選票。用反動的兩手與民建聯和工聯會進行競爭。
「溫和」之論點不貼切現實,彷彿他們也是「建制派」了。選民是否把票投給「溫和派」或投給建制派也沒有所謂了?讀者會否覺得眼花繚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