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脈香港:樓市政策的政治智慧與技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26]     我要評論

王紹爾 資深評論員

 特首曾蔭權新一份施政報告,雖沒甚麼「辣招」打壓樓市,但奇怪的是,在「樓市與民怨齊飛」的背景下,民調、政黨都沒有劇烈反對聲音,令施政報告支持度比過去好。施政報告10月13日上午11時開始公布,地產股即跌近5%,但在當天下午已經反彈,因此從市場的反應看,政府的樓市措施並非負面。施政報告的樓市政策既沒有得罪市民和政黨,又沒有引起市場恐慌,令這份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平庸的施政報告,顯示出某種政治智慧和眼光。

 本港樓價過去20個月急升,現時大型單位價格較97年的高峰超出9%,中型單位亦只較歷史高位低5%。這一輪樓價急升,與主要經濟體持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大量熱錢流入香港有莫大關係。而香港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鉤,美元疲弱,變相使港幣自行貶值,令本港資產更為吸引,海外和內地資金自然持續流入本港樓市逐利。這一輪香港樓市攀升,本來與政治沒有關係。但是,香港樓市從回歸以來就與政治有莫大關係。

時光恍若倒流亞洲金融風暴前夕

 在施政報告發表之前,立法會三大黨派都高喊要求政府復建居屋,而且連政府委任的房委會的主流意見取態也是如此。時光恍若倒流亞洲金融風暴前夕的光景,那時要求政府壓抑樓價,大建居屋和夾心階層房屋,也曾成為社會主流聲音。因此董建華在1997年10月發表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中,便提出「八萬五」房屋政策。當時社會各方均認為這是一項「德政」,給予熱烈掌聲。

 但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登陸香港,戳破了香港樓市泡沫。樓價由1997年拾級而下,至2003年沙士期間,整整跌了六年,私人樓市樓價跌去70%,市值從1997年的5萬億元,跌至不足2萬億,市值共蒸發超過3萬億。置業者淪為負資產的高峰,至2003年6月達106,000宗。這時,樓市問題已成為香港最大的政治問題。董建華的「八萬五」政策成為眾矢之的,「德政」變成「惡政」,董建華因此揹正黑鑊,市民的怨懟更是聚焦於此,在2003年「七一」大遊行中集中爆發。

 經過多年經濟復甦,加上2002年底政府為挽救樓市,推行九大穩定樓價的房屋政策,樓價從谷底逐步回升。近期樓價的升勢,令一些尚未置業的市民,憂慮樓價一旦持續上升,最終超越他們的能力。在此情況下,是否復建居屋又成為香港一個突出的政治問題,成為政府與政黨的博弈焦點。

政府的博弈手段明顯「升呢」

 這次政府的博弈手段明顯「升呢」。今年施政報告事前大量「放風」,「先租後買」計劃包裝和宣傳得有聲有色,因此施政報告雖然拒絕復建居屋,但「先租後買」的「置安心」計劃,卻成為復建居屋的替代品。曾蔭權形容這是「居屋升呢版」。經此轉變後,政黨和議員的取態亦開始出現變化,由堅持復建居屋,轉變成「要居屋還是要置安心」的忐忑不安。儘管政黨仍然是要求復建居屋,但有部分意見已傾向走優化「置安心」路線,認為既然施政報告已講明不會復建居屋,再要求也徒勞無功,不如完善「置安心」。

 「未上車」者要求政府打壓樓價,「已上車」者就不希望政府出手打壓樓價。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曾指,香港六成人有自己的物業,三成人住公屋,一成人未買樓。目前,社會上除了有一成想置業的人,亦有六成已買樓的中產階級,一成想置業的人要求政府打壓樓價,而六成已買樓的中產階級擔心樓價下滑。要一成選票還是六成選票,熊掌與魚不可兼得,此乃政黨忐忑不安之根源。

施政報告做到熊掌與魚兼得

 政黨之忐忑不安,實際上反襯出施政報告的樓市政策有政治眼光。施政報告就做到了熊掌與魚兼得。針對未置業者,施政報告開宗明義強調要防止香港樓市起泡,需要增加土地供應,確保樓市平穩發展。在未來10年內,平均每年會提供約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的土地。另外,又會立法管制發展商賣樓,收緊發水比例。施政報告在回應未置業者「住屋難」訴求方面,推出「置安心」計劃,算是居屋的替代品。

 施政報告的樓市政策,亦保持透明度和考慮到已經置業人士的合理期望。本港絕大部分中產人士作為已置業者,他們關注樓市的穩定,不單是關注自己辛勤所得的身家會否縮水,而且是關注香港的整體經濟和利益會否受到衝擊。對此,財爺曾俊華在其網誌撰文警告,現時利率處於極低水平,一旦掉頭回升,樓價受挫,也加重供樓市民負擔,可能令他們的物業變成負資產。今次財爺撰文目的,一是提醒市民現時樓市風險相當高,隨時會「爆煲」,從而向投資者進諫,現階段是否仍值得押注高風險的樓市;二是安撫已買樓的中產階級,表明政府不會摧殘樓市,重蹈「八萬五」覆轍,以紓解置業者身家大縮水和成為負資產之焦慮。

 施政報告的樓市政策有政治眼光,還體現在樓市政策有長、中、短期措施。長期措施是當局將增加土地供應,平均每年興建約1.5萬個公屋單位,並透過勾地表及主動賣地,確保私人住宅土地不會短缺,平均每年彈性提供約2萬個私樓單位供應;中期措施是政府會協助市民自置居所,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以「先租後買」方式幫助夾心階層上樓;短期措施是港府會採取適當措施,包括限制「發水」面積、將地產項目暫時剔除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及著手研究立法規管一手私人住宅物業銷售等。

 施政報告提出了從土地供應到樓宇銷售的整套房屋政策,是吸取了過去「八萬五」的慘痛教訓而制定的,既有助樓市平穩健康發展,又可幫助市民上車,做到了熊掌與魚兼得。實際上,政黨又何嘗不想置業者和未置業者的選票熊掌與魚兼得?這就是施政報告的樓市政策具有政治眼光的奧妙所在。

相關新聞
把脈香港:樓市政策的政治智慧與技巧 (2010-10-26)
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2010-10-26) (圖)
東張西望:北京有牌 南海可長袖善舞 (2010-10-26)
頂天立地:愛國就要支持共產黨 (2010-10-26)
支持落實中小學德育及國民教育 (2010-10-26)
舊樓修葺應細聽民意 (2010-10-26)
指點江山:警惕西方勢力整合香港反對派 (2010-10-25)
廿四味:黃毓民清黨培植「反中」悍將 (2010-10-25)
把脈香港:陰謀論亂飛所為何事? (2010-10-25)
如何堵塞濫用辭職機制 (2010-10-25)
田園快語:殮房馬虎文化須徹底改革 (2010-10-25)
香江透視:香港管治:法律與民意 (2010-10-25)
世紀風雲:紀念辛亥革命:重視百年心路歷程 (2010-10-25)
雪泥鴻爪:也談勸捐 (2010-10-25)
慈善變「贖罪」 誰會做善事? (2010-10-23)
冷眼向洋:「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2010-10-23)
西方走廊:賊喊捉賊無助美國復甦 (2010-10-23)
「置安心」為樓價調節賺取時間 (2010-10-23)
中國空軍嚴正「闢謠」說明什麼 (2010-10-23)
單刀直入:港府今年盈餘可達500億 (2010-10-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