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近日,即將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在上海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出,中美兩國要繼續培養30多年來形成的「合作習慣」,並寄希望於中美下一代年輕人開創雙邊關係的新局面。事實上,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之後,今年第1季度的中美關係似乎波瀾不驚,失卻了去年的「激情」碰撞。
美國對中國人權橫加指責
按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中美兩個大國,經濟上的相互融合和利益攸關關係已經經過了多年的確認,即使中美依然存在諸多貿易難題(人民幣匯率,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等),兩國的地緣博弈(美重返亞洲、東海和南海的直面交接等)依然存在,但兩國都明白不能夠擦槍走火。何況,潤滑中美關係的還有許多已成機制的渠道。在此情境下,中美關係應該理性平和,務實發展才是。
很遺憾的是,在兩國關係的平靜期,美國總是不期然地耐不住寂寞,無事生非,導致兩國關係出現波瀾。近期就有這樣的尷尬,美國國務院發表人權報告,對中國人權橫加指責;你來我往,見招拆招,中方則以同樣的報告反駁美國的人權糟糕。表面看去,兩國似乎都是例行公事,但卻映射出兩國的結構性矛盾——意識形態層面,雙方依然不可調和。
在美國人首先提出「G2」概念之後,中美兩國的文明衝突、文化差異和意識形態隔膜,本應理性淡化,而不應該刻意突出。互補共生,互利雙贏,利益攸關,共擔責任才是雙方應有的選擇。可是,用人權作為武器,驕縱狂妄地污蔑他國,製造無謂的爭端,對中美和世界毫無益處。
關鍵是,作為發展中的新興國家,中國從來都不認為自己在人權層面無可挑剔,反而強調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進行對話求同存異,在發展中尋求共識,化解歧見。中國的人權狀況改善那也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中國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甘苦自知,對中國人權體味最深的應該是中國人。尤其在信息時代表達無邊際的情勢下,擁有網民和手機數量最多的中國,言論自由空間可謂大大擴展。表達權和人權是如影隨形的,從中國網民多維多彩的表達(有時甚至是嗆聲、批評乃至以訛傳訛的傳播)和中國官方的寬容,凸顯中國人權的進步。
中國正努力融入國際社會
誠然,中國的法治進程還「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的公民社會還不健全,傳統的人治流毒還不可能短期內肅清,威權社會的官本位有時還滋擾民生權利爭議,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社會(從官方到民眾)並不匱乏反省精神,而且正朝著踏實而又可行的路徑給民眾以願景,給國際社會以期待。中國無論在社會的發展、市場的選擇乃至人權福祉的努力上,都循著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方式前行,可以說中國是以普世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模式使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融入到全球化中去。
中國看得見也激賞美國的現代化經驗,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可以對華頤指氣使。尤其在人權方面,屬於老舊的意識形態偏見,在現實的中美關係下,顯得不合時宜。基於美國對華關係的矛盾和糾結,在以利益為主導的國際關係下,中國對美在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博弈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雙方可以通過博弈尋求更多的利益交集,達成利益均衡。但是美國對華在意識形態方面的指責,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冷戰」時期的對抗,對兩國政府和人民帶來嚴重的傷害。正如前述,美國的人權狀況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反省自己的問題,卻對他國橫加指責,頗有五十步笑百步的諷喻意味。
和而不同,鬥而不破,是中美關係常態博弈的外交生態。美國對華的人權指責,卻帶來了無謂的口水戰,是技術含量低下的對華博弈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