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以科技創新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3]     我要評論

譚偉豪博士 亞太知識資本中心董事

 正如特首梁振英所講的政府應該「適度有為」,面對科技高速發展、內地經濟百花齊放以及全球化帶來的競爭,香港經濟要繼續發展,必須要看到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繼而著力處理,正如上述提及創新及科技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香港在與內地經濟合作的定位問題等。期待現屆政府能通過努力,確切地為香港未來的「知識型經濟發展」有所作為。

 轉眼間,香港已踏入回歸後第十五個年頭,不少有心人已趁這時間對香港過去十五年發展作總結和建議,而引起一些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思考。其實,早於九七回歸時,出現過兩本書:《香港優勢》(The Hong Kong Advantage)和《香港製造》(Made by Hong Kong),均對香港經濟發展作出過深入研究,其中兩者都論及高技術發展的重要,而前者更認為香港已由體力勞動型轉變為資訊及知識為本的經濟(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based economy)。兩本書都成為許多日後研究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之一。今日,再思考香港經濟發展,又該何去何從呢?

創新科技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工具

 發展創新和科技不單可以成為高增值的行業,而且在支援和促進整個經濟各行各業的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於一九九八年,由已故的田長霖教授所帶領的「行政長官特設創新科技委員會」就曾指出「香港面對的最基本挑戰,是如何在二十一世紀以知識為本的全球經濟中定位」,因此,必須「把香港發展成為創新及科技中心」。其後,政府亦於1999年設立50億元創新及科技基金支援相關行業發展,並於2000年成立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基礎設施方面有發展香港科學園項目的實施。到了2009年曾蔭權在其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六項優勢產業,其中亦包括了創新科技產業。大概而言,香港政府在回歸後,對於創新科技的發展已有所努力和嘗試。

 可是,面對全球化競爭和朝向發展高增值、知識為本的經濟,政府對於創新及科技的發展重視是十分不足。今年五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在294個城市的競爭力排名,香港雖然繼續蟬聯榜首,但同時指出競爭力不足是香港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制約,香港對科技缺乏足夠重視,科技創新氛圍不足,科技轉化能力較弱。政府在推動香港創新及科技發展力度不足,投入不夠,究其原因是其尚未認識到創新及科技在促進經濟發展中擔當的重要角色!以台灣為例,他們同樣推動高新產業,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本人在二零零九年帶團視察時,與當地官員交流,他們一再表示他們的「秘密武器」是以ICT科技作為發展各大產業的基礎平台。邁向高增值生產和知識為本的經濟,香港在發展創新及科技方面絕不能怠慢,而且更要認識到推動創新及科技,其意義不單單在於發展一個產業,而是直接以科技創新為工具對整個經濟發展體制和產業作出「橫向性支援」、推動所有高增值行業的發展。

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的角色定位

 思考香港經濟發展,內地的影響不容忽視,尤其與相鄰廣東省的關係。特首梁振英在十月一日的國慶酒會中論及香港和內地經濟的融合問題,認為過去三十多年香港在廣東建立了龐大的「體外經濟」,並謂深圳及珠三角是香港的腹地及重要經濟夥伴。另外,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北京出席「南沙新區計劃」記者會時表示,香港要進一步發展,需要更大的腹地。當兩地官員都大力提倡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進一步融合之時,卻有不同的意見認為香港沒有需要、亦不應與內地再進一步融合,把香港「大陸化」只會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和原有優勢。

 回歸以來,香港和內地不斷增加各方面的聯繫和合作,這是大家所見到的。尤其經濟方面,在二零零三年雙方簽署CEPA後,一系列推動兩地經濟合作便利化的措施推出,兩地經濟合作更趨頻繁。兩地在加強合作時,雙方如何才可以做到真正共同發展、優勢互補,達至雙贏呢?其中,香港經濟發展的角色定位值得思考。這裡我們再以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為例。有不少研究指出過,香港具備資訊流通、市場觸覺敏銳、知識產權保護等優勢,可以集中注意力在技術轉移整合、產品創新方面。換言之,香港會處於把已有技術應用或轉變為商品的「中間位」,因此前後要找R&D支援及生產夥伴。而相鄰的廣東已累積多年工業生產經驗,其正朝向更高技術的工業生產升級轉型,那麼便和香港要走高增值、高技術的技術轉移整合、產品創新的發展有共鳴處,起到合作互補的作用。至於R&D支援合作方面,我們甚至可放眼內地其他地方,例如北京是內地R&D投入最大的地區之一。據中國科技部發表的《201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指出北京R&D投入經費超過820億元,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為5.82%,是全國平均水平(1.76%)的3.3倍。由此,其發展出由香港、廣東及北京在創新科技產業方面的合作也是可能的。加強地區合作,可以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無限機遇,但如何讓香港適當定位,甚至在跟其他地區的合作中,發展出具長遠策略性經濟夥伴關係,這就成為對相關官員能力和視野的考驗了。

相關新聞
以科技創新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2012-10-23)
反對派完成兩項轉型部署 (2012-10-23)
國教開課 證明反對者無聊偏頗 (2012-10-23)
西方走廊:不反思國策美國將繼續「衰」 (2012-10-23)
指點江山:香港必須借助十八大歷史契機迎難而上 (2012-10-22) (圖)
港人看十八大:十八大繼往開來 港人華僑華人熱切期盼 (2012-10-22)
西座內望:拉布不能成為議員騎劫議會的工具 (2012-10-22)
明刀明槍:反對派阻撓長者生活津貼良心何在? (2012-10-22)
雪泥鴻爪:存好心 說好話 做好事 (2012-10-22)
港人看十八大:十八大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劃時代里程碑 (2012-10-20)
管見集:反對派企硬拉布遺禍香江 (2012-10-20)
環球視野:承認爭議 回歸共識 和談解危 (2012-10-20)
奧巴馬極力擴大對羅姆尼的競選優勢 (2012-10-20)
港人看十八大:香港「十八大」後新機遇 (2012-10-19) (圖)
鄧小平和我們這一代 (2012-10-19)
專業建言:不能打開香港社會福利的潘朵拉盒子 (2012-10-19)
加快審批免費電視台 (2012-10-19)
「有守有為」應先守護一國原則 (2012-10-19)
反國教無疑是自斷炎黃根 (2012-10-19)
來論:黃毓民再作假誓不可姑息 (2012-10-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