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主席
香港一直都依靠內地龐大的腹地,為香港提供資金和人才的出路,也為香港的經濟轉型提供契機。香港和內地的社會和經濟關係已經發展至密不可分。然而,目前不少港商在內地面對「單打獨鬥」的局面,專業服務亦有「小門未開」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特區政府好好利用現行的4個駐內地辦事處,作為港人與地方政府溝通的橋樑,讓香港的專業人士了解內地法規,以及營商的情況,希望特區政府能更有所作為,為港人在內地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近數月,「赤化」這個詞語,可謂甚囂塵上。在今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更有政黨以「反赤化」作為其選舉口號。這種現象正好反映了激進力量的崛起,對香港社會的政治生態,會造成一定的衝擊。正如行政長官梁振英在立法會指出,這些言行「並不代表多數香港市民,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以為這些少數人的行為和言論對香港和內地關係的正常發展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香港一直依靠內地龐大的腹地
何謂「赤化」?若果是指內地人的處事作風、行為態度傳入香港,這種想法根本就是言過其實。香港人與內地人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成長環境的分別,因而產生所謂「文化差異」,這是十分自然的。但是,一些上綱上線的言行,例如稱呼內地人為「蝗蟲」,而以「香港人」的身份而自居,都是製造兩地矛盾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內地有遵守規矩的人,香港亦有破壞秩序的人。
毋庸諱言,香港一直都依靠內地龐大的腹地,為香港提供資金和人才的出路,也為香港的經濟轉型提供契機。香港回歸以來,特區面對不少難題,例如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病毒、雷曼兄弟倒閉引起的全球金融風暴等等,中央政府都施以援手,包括與香港特區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及同意推出個人遊措施。據統計,9年來透過個人遊赴港的內地旅客,就為香港帶來約3,462億港元的直接旅遊收入。
目前,香港和內地的社會和經濟關係已經發展至密不可分。在不斷發展的關係中,香港人到內地工作、經商、旅遊和生活,越來越多的內地人也來香港旅遊、購物、升學或使用其他服務。近年,內地人在香港的一些活動引起了關注:例如來香港產子、購買奶粉、買入住宅單位和走水貨等。這種現象可以說是個人遊措施帶來的副作用,是香港社會承受能力的問題。
改變專業服務北上「小門未開」問題
自從簽訂CEPA協議以來,香港不少專業服務的行業,紛紛北上尋找商機。而廣州的南沙、深圳的前海、珠海的橫琴,都向香港的專業服務「招手」,在可見將來,香港人到內地各省市工作,相信會變成常態化,由此衍生出來的問題,特區政府亦要予以重視。
事實上,目前不少港商在內地面對「單打獨鬥」的局面,專業服務亦有「小門未開」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特區政府好好利用現行的4個駐內地辦事處,作為港人與地方政府溝通的橋樑,讓香港的專業人士了解內地法規,以及營商的情況。
特區政府已表明會研究在內地中部城市增設辦事處,亦會加強收集關於在內地生活的香港市民的數據,包括人數、分布、逗留目的和時間等,更好了解港人在內地的情況和發展趨勢,希望特區政府能更有所作為,為港人在內地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