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立法會財委會今日開始討論政府提出的長者生活津貼撥款建議。有關貧困長者的情況和支援建議,立法會過去多年已展開過多次討論,不同的社會團體亦已表達過意見,增強長者經濟支援是立法會醞釀多年的共識,反對派直到今日仍然在長者生活津貼的枝節上拖拖拉拉,不但不尊重立法會過去希望早日落實扶助長者的討論共識,而且加深公眾對立法會搖擺不定、膚淺妄為的憂慮。長者津貼是扶貧措施,以拉布手段阻延落實,反對派將愧對全港40萬活於水深火熱的貧窮長者。
社聯本月的研究便指出,長者貧窮率有上升趨勢,長者貧窮情況越趨嚴重。政府針對社會形勢推行長者生活津貼,紓緩部分長者的生活壓力,已是社會的基本共識。現時政府有關長者津貼的建議金額已回應社會訴求,也是急長者所急的做法,當長者期待早日受惠的時候,反對派出爾反爾甚至不惜拉布拖延的做法,令長者更無所適從。
社會政策的實施並非一成不變,先推行後檢討符合政策慣例,是香港沿用多年的政策原則。綜援、交通津貼過去便因應實際情況,包括通脹、生活質素提高、社會要求、社會條件改善等原因而多次增修金額和修訂申領條件。生果金金額亦由2008年前的625元,逐步分期檢討增至2009年的1000元、2011年的1035元及今年的1090元。長者津貼承接生果金的金額基礎和審查制度,在寬鬆的自我申報制度下建議大幅增至2200元,並將於1年後檢討18萬的資產上限。從實踐中歸納經驗,把資源集中到最有需要的長者身上,符合審慎施政原則,要求長者津貼一蹴而就全面取消資產審查,是脫離香港社會維持政策審慎原則的極端主張。
反對派認為長者津貼政策從原則到具體操作都模糊不清,社會及立法會有需要再深入詳盡討論,堅持延後決議多做討論,為霸王拉布製造口實,甚至反對長者生活津貼設資產審查制度。事實上,前屆立法會「研究有關滅貧事宜小組委員會」已就長者貧窮情況專責研究,並早於2007年6月已完成相關報告。委員會「曾就香港長者的情況、長者貧窮的成因,以及解決長者面對的問題的措施,與政府當局進行討論,並蒐集非政府機構的意見。」當時報告已預見「隨著核心家庭及無子女家庭日漸普及,『單身長者』人數激增,以及傳統大家庭的社會支持越見式微。結果,日後年長一代將越來越難向其成年子女和家庭尋求財政和其他方面的支援。」報告第5章就「預防長者陷入貧窮及紓解貧窮長者面對的問題」提出建議,有關長者財政援助的意見提及關注部分長者因儲蓄略高於申請綜援的資產限額,無法獲得綜援,而現有積蓄水平又難以應付老年生活開支;生果金離港限制亦令長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困難。這份立法會報告要求政府「檢討在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申領高齡津貼的資格準則,包括延長每年的離港期限和提高資產限額」,並無否定資產審查制度。
立法會另外在2005年2月23日、2007年6月27日、2008年4月9日分別提出「落實長者關注議題」、「長者貧窮」、「長者房屋政策」的辯論。有關長者貧窮的討論,由2005年起至今至少7年,立法會的討論和研究十分成熟,盡快落實改善長者生活的措施早已積累出共識,反對派指立法會對長者津貼的認識不深、討論不足完全違反事實,現在以拉布霸王推翻立法會長久以來的共識,不但表現出其突然失憶的窘態,更突顯了立法會拖拖拉拉的怠工風氣,貶損了立法會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