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琴淵 灣仔區議員
早期香港社會保障計劃多以實物作為援助方法,1971年起改為現金支援有需要人士。經過40多年的歷程,現時為長者提供的資助主要分為兩種:(一)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供低收入家庭申請,包括基本津貼、租金津貼及特殊需要津貼。(二)分為四類(1)普通高齡津貼,供65歲至70歲的老人申請,需要進行收入及資產審查;(2)高額高齡津貼,供70歲以上老人申請,無需進行收入及資產審查;(3)普通傷殘津貼;及(4)高額傷殘津貼。其中(1)和(2),一般稱為生果金。
生果金應予正名
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是現時香港長者經濟援助主要的兩大支柱之一,說是保障香港長者的生活津貼,實在是「四不像」產物:沒有保險或儲蓄作用;也不具再分配的功能;對富人來講意義不大;對窮人來講達不到溫飽的基本需要。目前領取高齡津貼的長者主要可分三個類別:(1)有實際需要的貧窮老年人,可能同時有需要申請其他資助;(2)收入低微不符合條件申請其他援助的長者或因綜援的負面標籤而拒絕領取的長者;(3)沒有實際需要,津貼對申請人來說具濃厚的「回饋」意義。近年,各界要求政府檢討高齡津貼的聲浪高漲,上任特首雖承諾檢討,但只做了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如增加少許銀碼,放寬離港限制等。議事廳內外也有許多爭議,主要是數目多寡、申請資格、離港限期等。歲月蹉跎,沒有重大的定論。今年7月來了個急轉彎,現任特首為兌現競選時承諾,為有需要長者發放長者生活津貼,但須通過簡單的資產申報。隨之,生果金應否有資產申報和生果金應否與全民退休保障相提並論成為討論的焦點。
筆者認為關鍵是予以正名和闡釋它的意義,生果金就是生果金,不再是高齡津貼或長者津貼,旨在回饋長者過往對社會的貢獻,應與其他扶貧救援等資助分開處理,讓長者被敬重地、有尊嚴地享用;凡滿70歲的沒有外國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無需資產審查都可享有,全面撤銷回鄉定居的離港限制。
生果金貴乎「敬」不在於「量」
生果金既是回饋長者,其涵義貴乎「敬」,不在乎「量」,因此銀碼不宜訂得太高,避免易放難收。近年西方福利國家因削減長者福利而引發民怨,如希臘、意大利等,前車可鑑也。香港奉行低稅政策,根據政府推算,2050年長者人數超過200萬,平均壽命提高,預料將來醫療費用大幅增加。無論是生果金或其他政府開支,錢都是來自納稅人,一旦政府加稅,擴闊稅基,市民會接受嗎?市民能承受得住嗎?根據統計署資料顯示,2009年每千人供養長者及幼兒的撫養比率是337人,到了2039年將是625人,可想而知,年輕人將是身負重任。現時的政府多派錢可能贏得許多掌聲和歡呼聲,但他日的年輕人要背起沉重的包袱。我們必須注視現實的政治環境,要相信科學數據,議政論政者不要擺出「站著說話腰不疼」的架勢,廣大的市民不希望見到「民粹當道、政客拿票」,「政客充闊佬、年輕人找數」的局面。
退休保障弦上箭
香港面對老齡化問題,必須有長遠的全民保障退休制度,筆者認為從客觀層面來看,應該由研究香港的人口結構、社會因素、文化背景、經濟發展等方面著手;同時探討老年人的需要、用錢模式、搜集老人經濟狀況相關數據,檢討現時的養老制度等為微觀基礎。
2008年11月5日,當時的勞福局局長張建宗在回答譚耀宗議員等提問「高齡津貼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議案時,提及世銀在2005年出版的《21世紀的老年人收入保障》經驗,述說了香港退休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至於香港現行為長者提供經濟援助的方向,是包括綜援計劃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和『傷殘津貼』、『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及個人自願儲蓄的三根支柱。政府現正研究香港這三根支柱的可持續性,中央政策組已收到研究的數據,並已委任由有關的學者及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去擬訂有關為長者提供經濟援助的研究課題,訂立研究計劃、展開研究及提供政策建議。」
顯見局長早已為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討論和跟進訂下了宏遠的鴻圖。只可惜四年已過去,仍未見有更具體的建議計劃,寄望新一屆立法會切實地就此議題訂出時間表,為香港長遠利益而創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