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十八大後中國政改將「積極」和「穩妥」尋找平衡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13]     我要評論

屠海鳴 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 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

 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大報告不僅在中國全國各地引起了強烈反響;在港澳台地區和世界多國也引發了諸多聯想和多向解讀。其中,政治體制改革備受關注。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報告中提及政改的大方向依然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總基調依然是:「必須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究竟怎樣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改?胡錦濤講了七點。其中,國家機關在政改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指出:「支持人大充分發揮國家權力機關作用,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任免等職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職能,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這些闡述近日都不斷被港澳台和海外媒體所報道和評論。這也預示著,十八大後,中國的政改將在「積極」和「穩妥」之間找平衡點。

 綜觀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共對戰略重心的把握經歷了幾個階段。改革開放之初,提出「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在引領十多億中國人迅速擺脫了貧窮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切向錢看」的負面效應。之後,鄧小平提出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力圖矯正過失。進入新世紀,中共將「兩個文明」的內涵進一步拓展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政治建設」。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共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寫入了黨章。十八大報告又在「四個建設」之後加上了「生態文明建設」。至此,中共宣示:將「五位一體」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成了黨和國家戰略的新佈局。從這個認識過程可以看出,中共對發展的理解更加全面、系統,改革不再強調「單兵突進」, 而是更加注重科學性、系統性、平衡性,強調整體推進,那種「以某某為中心」的提法、「殺出一條血路」的做法都一去不返。而且,這樣的總體佈局,對應著全國人民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五大權益,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又達到了新的水準。筆者認為,這也是「政改」前面一定要加上「穩妥」二字的深厚背景。

改革不再強調「單兵突進」

 在今日之中國,政改已經到了不推進不行的地步。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中遭遇的幾乎所有深層次問題,最後,矛頭都指向政治體制。以經濟建設為例:十年來,中國保持了高速發展,國家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民眾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但貪污腐敗蔓延、官商勾結現象依然十分嚴重。貪腐官員和不良商人的收入翻了十幾番、甚至幾十番。雖然社會各階層都從經濟建設中受益,但在不少地區、不少行業、不少領域,最大受益者並不是普通民眾。再以社會建設為例:十年來,中共免除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農業稅,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覆蓋95%以上人口的社保體系,這確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但媒體也經常曝光「開著平治吃低保」等不公平現象。由於缺少對權力的制約,惠民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經常「變形」、「走樣」。生態文明建設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依然直指政治體制。今年7月以來,四川什邡、江蘇啟東、浙江鎮海陸續發生民眾因擔心環境被破壞而反對工業項目上馬的群體事件。這些項目之所以引發群體性事件,還是政府的決策機制預判不夠、決策不嚴。政府關門決策,對民眾的訴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民意在找不到出口的情況下集中爆發。民眾走上街頭集體抗議,引發了衝突。可以說,在「五個建設」中,「政治建設」已經成為「短板」。如果不推進政改,其他「四個建設」的成果要統統被吞噬掉,無論其他「四個建設」投入多大,都會被稀釋,老百姓最終不會滿意。這樣也是「政改」前面要加上「積極」兩字的背景。

 那麼,究竟會是「積極」多一點,還是「穩妥」多一點?筆者認為,仍然要「摸著石頭過河」。

「政改」仍然要

「摸著石頭過河」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在大刀闊斧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之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搞改革,「必須把握好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社會可承受程度」,這個「三度論」對於後來的改革產生了巨大影響。「治大國如烹小鮮」。由此,筆者認為,在中國這個社會矛盾比較複雜、傳統文化積澱比較深厚的大國推進政改,必須把握好兩個「度」。一個是「既得利益集團對政治改革的承受程度」,一個是「民眾對不進行政治改革的容忍程度」。一方面,如果政改推進得太快、太猛,既得利益集團能不能承受?如果他們合力阻止,不但會使改革流產,而且會使社會倒退。另一方面,如果政改止步不前,民眾會不會滿意?如果民眾的利益屢屢受到侵犯,超過了民眾的容忍度,大規模群體性事件就會此起彼伏,局面就會很難駕馭。顯然,這是一個兩難選擇。由此,筆者判斷,十八大之後,中國的政改還是會在「積極」和「穩妥」尋找平衡點。從這一點來看,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的「生態文明」,不僅體現著自然界的淨化,更把中共反腐倡廉建設和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實現和引導了最廣泛的正確方向。

相關新聞
中聯辦為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2012-11-13)
十八大後中國政改將「積極」和「穩妥」尋找平衡點 (2012-11-13)
專業建言:制訂人口政策 構建優質社會 (2012-11-13)
一分為二看香港 莫說香港一團糟 (2012-11-13)
起動九龍東 先要改善行人設施 (2012-11-13)
指點江山:中央對港政策根本宗旨 蘊含民族復興戰略思考 (2012-11-12) (圖)
龍聲飛揚:堅持「一國」尊重「兩制」 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 (2012-11-12)
明刀明槍:梁愛詩言論無錯 公民黨搞白色恐怖 (2012-11-12)
西座內望:民主黨「長者生津」一役進退維谷 (2012-11-12)
完善補助制度 扶貧授人以漁 (2012-11-12)
揚清激濁:迎接繼往開來的新時代 (2012-11-10)
堅定不移維護香港穩定發展 (2012-11-10)
啟德體育城用地爭論值得反思 (2012-11-10)
老人福祉莫成政治籌碼 (2012-11-10)
港情港事:對奧巴馬連任的展望 (2012-11-10)
計佑銘: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2-11-09) (圖)
環球視野:十八大推動中國向更新、更強目標發展 (2012-11-09)
我們真正認識「人大釋法」嗎? (2012-11-09)
管見集:中央一如既往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2012-11-09)
西方走廊:羅姆尼目中無人滿盤皆輸 (2012-11-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