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樓
自2004年6月由張炳良等294人聯署發表《核心價值宣言》以來,香港核心價值成了某些人的口頭禪,就連前特首曾蔭權、現特首梁振英也時常提及。不知道曾、梁所言核心價值是否和張炳良等人所說完全一致,但需要提醒特區政府高官的是,你們必須要清醒地看到當年張炳良等人所說的核心價值是個偽命題,其實質是「抗中」。對此,當年6月17日曾鈺成在《明報》發表的《聲討特區和中央政府的檄文》即作出了深刻的剖析。
曾鈺成駁斥《核心價值宣言》
當日曾文主要內容如下:
「上周由張炳良等294人聯署發表的《核心價值宣言》說:『香港在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港人不懈的追求造就了有香港特色的地方文化。而支撐這些經驗和文化的,是港人引以自豪、也與全球現代化文明接軌的一些體現香港優勢的核心價值,包括:自由民主、人權法治、公平公義、和平仁愛、誠信透明、多元包容、尊重個人、恪守專業。愈來愈多港人亦已認同,在追求生活質素提升的同時,也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價值,強調公民參與,致力跨代社會公義,尋求人本的經濟發展,並重視環境保護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這段話列出的各項理念,從『自由民主』到『恪守專業』到『重視環保』,都是應該追求、維護的,不管甚麼階層、甚麼黨派的人,相信都不會反對。可是,細讀《宣言》全文,然後再分析一下這段對『核心價值』的陳述,令人不禁覺得,《宣言》發起人所說的『核心價值』,內涵和外延都十分模糊;而他們提出『維護核心價值』的呼籲,有著明顯的政治動機。
「《宣言》把核心價值跟香港『成功經驗』聯繫起來,並且一開始便指出,香港回歸中國7年,社會的核心價值『備受衝擊』。那就是說,所謂『成功經驗』是回歸前積累下來的;而這些經驗蘊含的核心價值,自然是回歸前早已存在。然而,回歸前香港受著殖民管治,不但沒有『民主』,也沒有真正的『公平』。民主和公平當然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把它們說成是香港過往的『優勢』,並『支撐』著香港的成功,恐怕只能哄哄完全不懂香港歷史的人。至於『誠信透明』、『多元包容』等價值,在社會上得到重視的日子也不太長。把它們說成是由來已久的『地方文化』,亦是有美化殖民管治之嫌。
「另一方面,人們歷來公認的香港賴以成功的一些要素,《宣言》卻沒有提及。如港人自力更生的拚搏精神,以及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正是香港數十年來取得驕人成就的重要因素。難道這些不是需要維護的『核心價值』嗎?如果說香港正在失去過往的優勢,那是因為民主和公平比以往少了,還是因為拚搏精神和應變能力減弱了呢?
「《宣言》沒有明言,甚麼力量在『衝擊』香港的核心價值。不過它說得很清楚:衝擊並不是來自香港市民,市民是『核心價值備受衝擊』的受害者。《宣言》又指稱,『衝擊』的問題,是香港回歸中國之後發生的。『衝擊」來自何方,顯而易見。
「《宣言》的發起人聲稱,發表《宣言》是為了『互勉互勵』,同時又呼籲香港市民及各團體,『以言論及行動去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與其說這是一篇互勉互勵的警世書,不如說它是聲討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檄文。」
劉兆佳新書批港府心態
聯繫2004年以來香港的多次政治爭拗,就不難看出香港那些「搞搞震」確實是屢屢以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為幌子,否定「一國」高於「兩制」原則,甚至瘋狂叫囂搞「港獨」,傷害了內地和香港同胞的感情。
最近,劉兆佳在其《回歸15年以來香港特區管制及新政權建設》一書中,尖銳地批評了特區政府一貫忽視與「一國兩制」相適應、有所繼承創新的核心價值的建設,完全照搬沿用港英時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目前香港社會核心價值的極度混亂。下面是劉氏的一些批評:
(1)反對派刻意從港人的核心價值中提取跟西方價值最接近的部分標榜為香港核心價值的全部,而其他港人珍而重之的價值譬如家庭、孝道、繁榮、穩定、敬老、慈幼、睦鄰、友誼、和諧、忠信、仁愛、謙虛、慈悲、勤奮、節儉、好學、自強、自重等帶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東西則拒之於香港核心價值之外。
(2)董、曾兩位特首都未有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一國」概念作為建構其政治主張的核心,從而為特區的管治確立適切的思想基礎。董建華和曾蔭權都比較著重香港內部的實際事務,特別是經濟與民生問題,較少著眼於引領港人樹立一套建基於「一國兩制」的國家觀。
(3)在建立新政權的政治主張時,無論是中央或是特區政府都沒有嘗試對殖民管治、「殖民地」的意識形態、「殖民地」的制度和政策以至「殖民地」社會的陰暗面作出批判,反而基本上肯定「殖民地」的過去,在相當程度上把特區政權與殖民政權連接起來,並在很多事情都擺出一個蕭規曹隨的姿態。
(4)在政治主張缺位的背景下,特區政府一直以來沒有也沒能夠積極推動國民教育,為「一國兩制」的落實和新政權的管治營造有利氛圍。部分特區領導人和官員事實上「認同」了反對派的若干觀點,所以難以理直氣壯地從國家和民族的立場出發充分肯定新政權的「認受性」,並駁斥那個建築在「香港本位主義」、「香港優先」的「認受性」的說法。
十八大發展和豐富了「一國兩制」
最近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對內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概括,實際上也包容了香港社會各界所關心的一些價值。該報告根據回歸以來的「一國兩制」實踐,比較系統總結、並有所發展了「一國兩制理論」。突出的有四點:一是提出了「一國兩制」方針的根本宗旨和底線,即: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等核心利益,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二是提出了處理「一國」與「兩制」關係的三項原則: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三是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實踐「一國兩制」的基本經驗和規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四是提出了未來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著力點: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港人應重視這些論述,並根據這些論述研究確立香港「一國兩制」條件下的核心價值,再像過去某些人那樣假借臆想的港英時期的一些理念,去「抗中」,只會把香港搞亂、邊緣化,最終使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無法生存下去。 (本文轉載自11月19日《成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