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環球視野:美國緣何不歡迎「日本回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9]     我要評論

蒯轍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著「日本回來了」的旗子,到美國進行興致勃勃的朝聖「一日遊」,豈料卻落得個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的灰溜溜下場。其根本原因是美國並不歡迎存在潛在威脅的「日本回來」,尤其不歡迎極右鷹派人物安倍率領「日本回來」。

 美國是一個本國利益至上的實用主義國家,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確保美國全球領導地位,是美國全球戰略和對外政策的依歸,其對日政策也不例外,這也是奧巴馬及其政府所秉持的主旨和圭臬。「日本回來」對美國而言是福兮?禍兮?權衡利弊禍福,從歷史、現實和長遠來看,奧巴馬政府及美國社會各界對「日本回來」似乎預感到來勢不妙,福兮禍所伏,利兮弊所倚。因而,美國不歡迎極右鷹派安倍,不歡迎妄圖復辟的「日本回來」是在情理之中,合乎美國邏輯,實屬必然。

妄圖復辟軍國主義令美憂慮

 安倍上台之後,一直極力鼓吹「強大的日本回歸」。此次訪美也為之大造輿論,出訪之前就宣稱,要在美做「日本回來了!」的高調的主題演講,其旨在展示安倍領導日本重振雄風的霸氣。當然安倍心知肚明,「日本回來」首先必須得到美國的首肯和放行,畢竟日本還是在美軍佔領下的非正常國家。美日關係還是主僕關係,主政的日本政客還必須看美國主子的臉色行事。正因為如此,徹頭徹尾的鷹派安倍到美國還得點頭哈腰地表忠心,以博取奧巴馬的歡心和美國對「日本回來」的支持。安倍所謂「日本回來了」的真實意圖和膨脹的野心,其實早已路人皆知,對此不僅奧巴馬有疑慮,美國人也感不安。

 安倍打著「日本回來了」的旗子在美國招搖過市,首先是告訴美國,日本又回到被日本民主黨政府破壞的美日同盟關係的正常軌道,又重回美國懷抱,重振和深化美日關係,強化美國遏制中國的「重返亞洲」戰略,願意為之增加軍費、擴軍備戰、充當急先鋒,欲以此換取美國對日本在釣魚島爭端問題上的大力支持。奧巴馬方面表示,美日關係沒有變化,言外之意並無重振和深化的必要。出於美國國家利益和亞太戰略利益的全方位權衡,奧巴馬政府一直宣稱「重返亞洲」戰略不是為了遏制中國,而是為了復甦美國經濟和亞洲和平穩定,為了亞太戰略再平衡。

 從奧巴馬政府的真實意圖來看,美國「重返亞洲」,「軍事戰略再平衡」為重中之重,其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是十分明確的,一是針對和遏制中國的現實威脅,二是針對和防範日本的潛在威脅。為應對崛起中國的緊追競爭挑戰,為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老大,美國當然要對中國實施戰略再平衡。這是維護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確保在亞洲戰略利益的現實的緊迫需要。美國也不會忘記在上世紀80年代曾瘋狂覬覦其頭號經濟大國地位的日本,雖然現已被中國超越,但日本是決不甘心做老三,也決不情願做老二的,而且對美國使用原子彈奪走了20多萬日本人的生命,擊破其「東亞共榮圈」美夢,迫使其無條件投降,更何況至今仍未擺脫美軍的佔領,屈從美國的非正常國家屈辱地位,日本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咬牙切齒,圖謀伺機報復。因此對日本來說,其頭號敵人、仇人不是中國,而是美國。日本是一個認敵必殺、記仇必報的兇險殘暴的民族,其亡美之心、滅美之志從未消停,尤其近些年來更是暗潮洶湧。極右的鷹派安倍上台後,更加推波助瀾,四處出擊,加劇同中韓俄的領土爭端,妄圖推翻二戰歷史鐵案,欲顛覆二戰後的世界秩序,極力拉攏美國增強對華遏制戰略,要修改和平憲法,改自衛隊為國防軍,行使可對外開戰的自衛權,甚至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日本回來」的如此膨脹的野心、囂張的氣焰、暗藏的殺機,能不使美國產生疑慮和戒心、糾結與不安嗎?此次安倍動靜鬧得很大的朝聖式訪美,其首要目的是力爭奧巴馬總統在日趨嚴重的釣魚島爭端上表態支持日本,以此為突破口,進而說服奧巴馬支持安倍修改和平憲法,建立國防軍,行使集體自衛權。奧巴馬早已識破了安倍「日本回來」的狼子野心,用冷靜而嚴肅的態度對安倍來訪進行冷處理、冷接待,使滿腔熱情表忠心的安倍用熱臉貼了奧巴馬的冷屁股,奧巴馬在釣魚島問題上隻字不提,安倍「日本回來」的訴求碰了壁,安倍也碰了一鼻子灰。

一意孤行難逃短命首相下場

 安倍宣稱「日本回來了」,另一方面的用心也是宣揚「安倍回來了」。然而,安倍二次復出回來,仍然生不逢時。首先,安倍用對華強硬、對美討好來轉移日本民眾盼其解決國內經濟一團糟的訴求,藉以籌謀贏得7月的參議院選舉,從而鞏固安倍政權,奧巴馬對此是持懷疑的;其二,奧巴馬深知,為支持安倍政權爭奪釣魚島而同中國發生衝突,兵戎相見,勢必兩敗俱傷,世界老大老二都傷了,豈不讓賊心不死的老三漁人得利﹖因此,奧巴馬豈能對安倍聽之任之,被其綁架拖下水;其三,奧巴馬政府重返亞太再平衡戰略雖然還將繼續下去,但已明確顯示不會按照前國務卿希拉里、前國防部長帕內塔規模龐大的計劃貫徹下去,新國務卿克里已清楚表明,他不認為有繼續增強在亞洲軍力的必要,美國的外交政策是經濟政策,亞太戰略的重點應是為了經濟。溫和而務實的新任國防部長哈格承認,美國無法主宰世界,無法支配全球。美國雖然要繼續將重心放在亞太地區,但正如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馬克.利珀特所言,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奧巴馬第二任期內,將「以現有的形式持續下去」,這意味著奧巴馬已經調整或改變了要將60%以上的海軍軍力部署在亞太的原定方針。這也告訴日本,美國不會在亞洲進一步增加軍力,更不會為支持安倍政權同中國兵戎相見;其四,已崛起強大的中國也不是好惹的,並已注定了日本再也無法同中國較量了。安倍還是老實一點,收斂野心,別挑事惹事,也別妄想翻案復辟。安倍及其內閣如果不識時務,一意孤行,就注定逃脫不了短命首相、短命內閣的下場。

相關新聞
俞正聲四點希望事關落實中央對港政策宗旨 (2013-03-09) (圖)
來論:「癱瘓中環」挑戰中央憲制權力 衝擊特首須愛國愛港底線 (2013-03-09)
環球視野:美國緣何不歡迎「日本回來」? (2013-03-09)
自留地:春風化雨 卓育菁莪 (2013-03-09)
西方走廊:美國催化朝鮮核試爆 (2013-03-09)
香港不能成為顛覆內地社會主義的陣地和橋頭堡 (2013-03-08)
揚清激濁:新時期港區政協委員責任重大 (2013-03-08)
龍聲飛揚:大力推進中國義工文化建設 (2013-03-08)
香港基本法第24條的正當分類 (2013-03-08)
推行國教要有勇氣和決心 (2013-03-08)
俞正聲上海經驗對香港處理兩地交流問題的三點啟示 (2013-03-07) (圖)
中華文化「走出去」要有新思路新模式 (2013-03-07)
頂天立地:不能讓「顏色革命」陰謀得逞 (2013-03-07)
請公民黨正確認識《基本法》 (2013-03-07)
止戈為武:新屆政協軍隊委員名單傳遞重要信息 (2013-03-07)
來論:從世界關注「兩會」看港青少年了解國情重要性 (2013-03-06)
志強時評:《蘋果日報》屢次誣衊李嘉誠應受譴責 (2013-03-06)
張曉明談媒體報道與民意有落差很正常 (2013-03-06)
明刀明槍:余若薇何以忌憚「愛國愛港」標準? (2013-03-06)
政經多面體:派糖不宜恒常化 擴闊稅基要考慮 (2013-03-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