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前日在北京會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訪京團時指出,香港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在逐漸顯現,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並強調發展是硬道理,當前香港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經濟。輿論認為,張德江的講話揭示出本港優勢正在不斷弱化的事實,反映中央對本港發展前景的關注和判斷,值得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輿論並認為,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紛紛推動經濟轉型,實現新發展之時,本港社會卻陷入無日無之的政治漩渦之中,將令本港競爭優勢不斷流失,累積更多深層次矛盾。輿論指出,香港社會應摒棄政爭內耗,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充分利用好中央對本港的各項挺港措施,切實有效改善民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深層次矛盾,讓香港再創輝煌。
張德江講話反映中央對香港前景關注
張德江在講話中肯定香港多年來經濟實現較快的發展,但同時也看到,香港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輿論普遍認為,張德江的講話權威地反映中央對香港前景的判斷,揭示了香港面對的問題和挑戰,明確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說明中央政府對於香港形勢了然於胸。香港城市大學專業持續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張德江曾任五年廣東省委書記,是中央的『港澳通』,也是中央對港政策最權威人士,……張德江把注意力放在經濟發展上,重申香港是經濟城市,只要經濟問題得到改善,其他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是貫徹中央一向的思路,過去鄧小平、江澤民、以至胡錦濤都是一貫這樣說,胡錦濤便多番表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能推進民主。」
香港競爭弱化令人憂慮
張德江又指出,現在香港經濟發展,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出來,特別是受這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香港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這應該引起香港各界高度警覺,認真思考。輿論認為,近年本港雖然仍然保持經濟增長,失業率也處於低水平,但不能掩飾經濟轉型緩慢、產業結構過分單一的弊端,加上周邊城市紛紛大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香港的優勢確實不斷減弱。輿論並引用數據指過去20年,香港的GDP增長平均為3.96%,新加坡同期的增長卻達到6.6%。201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已上漲至50123美元,比起香港的34200美元高出近一半。經濟學者、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也指出,「香港向來以物流及金融為經濟發展重心,但事實上,香港轉口貿易地位近年已受鹽田港、廣州港等挑戰,近日碼頭工潮事件更進一步削弱其優勢地位,中央意識到不少港人仍然未有被內地及鄰近地區趕上,甚至超越的危機感,故此再次直接作出提醒,希望港人重回發展正軌」。有報章評論亦指,本港在回歸後連興建一條港珠澳大橋也拖拖拉拉,足足拖了十幾年才動工,各項基建與政策拖拖拉拉,坐失良機,就算有金山銀庫,最終也會坐食山崩。
重視發展、抓緊機遇、化解矛盾
張德江強調,香港應增強憂患意識,切實把握機遇,爭創新優勢,實現新發展,「應該抓住機遇,爭創新功,實現新發展。只有經濟不斷發展,才能不斷地改善民生,否則,其它一切都是空談」。輿論認為,張德江的講話說明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與化解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關係,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才能逐步化解社會種種深層次矛盾。有分析亦指,香港過去深層次矛盾不斷累積,就是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產業發展不平衡,導致市民未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解決香港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根本之策。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指出,「發展是硬道理」乃中央觀察本港整體形勢後得出的結論,他慨嘆本港經濟發展及完善的法律制度本來遙遙領先內地,但近年在多個領域都已被內地追上,原因之一是近十年「有洏d住隻腳」,原因是反對派經常揮動「民主」的指揮棒,將所有爭議都政治化。港區人大代表、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指出,香港作為經濟城市及國際金融中心,當然首要聚焦發展經濟,特別是香港擁有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最大優勢,他並寄語社會應該減少無謂爭拗,集中精力裝備好,為下一代謀發展。
須防政治爭拗拖垮香港
香港近年政治爭拗不斷,張德江有關香港競爭優勢開始弱化的講話,引起了社會輿論的重視。輿論指出,張德江講話是再次提醒港人必須減少政治內耗,把焦點投放於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輿論並認為,港人不應再自己人打自己人,更不應對內地諸多猜忌、自我局限,應當在有爭議問題上互讓互諒,減少內耗,把握祖國為香港帶來的機遇,尋求新的經濟亮點及發展路向。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指張德江發言「苦口婆心」,是對本港最近形勢提出忠告:「本港社會現時動不動就有抗爭,就像立法會『拉布』,有議員挾持、威脅政府;而『佔領中環』則是普選諮詢開始前已提出,『碼頭工潮』又有外國勢力介入,此等極不正常的情況,若果香港市民不加抵制,本港最終會坐吃山崩,經濟發展會被消磨。」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分析指,張德江是再次提醒港人必須減少政治內耗,「正如龜兔賽跑一樣,你不能寄望別人永遠行得比自己慢,如今內地發展猶如搭火箭般發速向前,香港人如果仍然自己打架,只花時間爭拗內耗,優勢很快會消失。」有報章社評更指出「張德江表面上說的是經濟問題,實際上指的是政治和社會問題,尤其是『佔領中環』甚囂塵上、預算案拉布及碼頭工潮等泛政治化問題令中央憂心忡忡,不得不出聲示警,希望港人醒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