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請看陳偉業口中的公民抗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11]     我要評論

陳基亮 法律博士候選人

 陳偉業再次因非法集結被控,在鎂光燈下他每每裝出為公義不惜一切的姿態,在法庭內,卻心知「政治打壓」一說無助減刑,反因侮辱裁判官或增「藐視法庭」一罪,便認罪求饒。表裡不一,兩面不是人,好比陳玉峰。每次受罰,步出法庭就重彈「公民抗命」舊調,筆者質疑這些自居「為公義組織社運」的政客是否明白公民抗命的意義。

 公民抗命不是一個植根本土的概念,在西方傳統,它最核心的四大元素為:conscientiousness(良知)、communication(溝通)、 publicity(公眾)、non-violence(非暴力)。就良知而言,參與公民抗命的人為公義抗爭,並非為自己或政黨撈政治本錢,「人民力量」元旦遊行動機何在?抗命的原因往往是具體、清晰易見,並非空泛無意義的口號,如「下台」或其他羞辱字眼。癱瘓私人物業、抵抗非政府決定亦非公民抗命(如去年梁國雄、毛孟靜、曾健成佔地阻止發展商建樓)。

 抗命的人很多時候是無權無勢,良知促使抗命者在保護社會利益的前提下,喚醒大眾,重新審視不公的法律。立法會議員如陳偉業理應有更合適的方式影響政府、教育大眾,而非肆意亂喊公民抗命,損害香港經濟命脈。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甚至認為要有「極不公義」的情況才可採取抗命這最後手段;美國法理學家德沃金(Ronald Dworkin)更認為:若然參與政治的權利健全(沒被剝削),公民抗命並非市民應有的權利,更不值得拿社會福祉作對抗的籌碼。諷刺的是,陳偉業每每在立法會搗亂,被逐出議會便提早下班。他自行放棄法律賦予議員監督政府的大權,反過來在街上狂吠,聲言爭取公義。

 由於公民抗命旨在教育大眾,抗命形式要得到大眾注意。故蒙面滋事、襲擊警員等行為皆符合不了與社會溝通、非暴力等原則。最重要的是,公民抗命的人會欣然接受法律制裁,而不會害怕因入罪失去議員薪水而抗辯。更進一步來說,真正抗命者,如馬丁路德金,會主動投案認罪,好讓市民反省法律是否不公,直接以犯人身份跟社會對話,接受懲罰令大眾看清是非對錯。陳偉業不認罪,法庭早已表示不接受他以公民抗命抗辯,更何況他的所作所為並非公民抗命,而只是非法的滋事行為。

 暴力政黨以公民抗命挑戰港府,甚至中央,暴露了他們的無知。公民抗命與推翻政權是不可兼容的概念。馬丁路德金曾說:「我從不反對我參與其中的政治體制(the political regime I acted in),我只是反對歧視政策。」陳偉業把抗命當作擋箭牌,喊了這麼多年,仍不知道公民抗命並不是革命作亂,而是在現行政法框框內的社會運動。

相關新聞
來論:「真普聯」方案的要害是違反基本法和人大決定 (2013-07-11)
廿四味:所謂「政改提早諮詢」乃《蘋果日報》造謠 (2013-07-11)
解惑篇:立法會選舉制度宜慎言 (2013-07-11)
把握時機 制訂長遠人口政策 (2013-07-11)
請看陳偉業口中的公民抗命 (2013-07-11)
戴耀廷「打劫論」太荒謬 (2013-07-11)
傳媒公信力下滑值得深思 (2013-07-11)
龍聲飛揚:協恩淪「佔中」政治工具 辜負學生和家長信任 (2013-07-10) (圖)
廿四味:檢控陳偉業 體現警方維護法紀意志 (2013-07-10)
環球視野:革除以GDP論英雄 有助於遏制腐敗 (2013-07-10)
以違法爭「合法民主」的謬論 (2013-07-10)
港情港事:學校莫開門揖盜引狼入室 (2013-07-10)
拉布能爭取更好生活? (2013-07-10)
止戈為武:美菲軍演傳遞給中國什麼信號? (2013-07-10)
來論:協恩校長邀違法「佔中」入校 教育局應追究 (2013-07-09)
廿四味:記協反港反中舐美 「自由年報」洩露天機 (2013-07-09)
指點江山:從「50萬政治圖騰」看反對派本質 (2013-07-09)
國際公約25(b)在港適用問題 (2013-07-09)
回歸理性 務實推動民主發展 (2013-07-09)
政經多面體:埃及走向民主富裕路漫漫 (2013-0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