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智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許桂麗 攝
在中國,室內設計作為一種專門的行業始於改革開放之初,改革開放初期南方地區的建設熱潮促使了室內設計公司的誕生。作為港澳地區的「優才」,梁智明是享譽中國的著名室內設計師,他將25年傾注於商業設計時尚行業,用25年詮釋出自己對時尚的獨特理解:「正如我公司的理念:『在時尚的背後』一樣,我想要挖掘時尚背後深層次的思想。現在是設計與消費結合的時代,設計的產品既要有主張,又要有功能,好的設計可以引導消費者去消費、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
時尚的背後是思想 「因客制宜」
梁智明認為,商業設計項目的壽命是有限的,時尚設計也處於瞬息萬變之中,表面的所謂時尚和炫麗實質是經不住時間與市場考驗的。他表示:「設計主宰了整個生活形態,如果大家都注重玩技巧的話,設計就沒有生命了。『時尚的背後』其實就是告訴大家要有思想、有主張,中國的時尚設計看上去都似曾相識,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只能做到『獨善其身』,我們改變不了大的行業趨勢,但我要有自己的主張和追求。」設計師在國際範疇屬於高尚的職業,在談到中國設計師藝術涵養問題時,他意味深長地說:「我覺得中國的設計師缺了一份貴氣,不會讓人肅然起敬、為之傾慕。」
雖然在形象上他並不標榜另類與出位,而他卻稱自己的公司是另類的,因為公司的風格沒有被大眾標籤化,一直以問號的精神圖騰訴說着自己「因客制宜」的百變風格。他認為,室內設計和創作小說是同一個原理,風格的變化是根據題材而定:「我很高興我沒有什麼標籤,切題、恰當就是我的風格。我並不熱衷於對設計獎項的追求,但是要確保投資人的成功。」
身處室內設計領域的前沿陣地,這些年他常與海外設計界交流,越來越意識到國內外設計界在水平和理念上的巨大落差。「專注」是梁智明對歐洲企業的褒獎,但是他認為,歐洲的時尚文化厚重且瀟灑,充滿情趣,當然優越的綜合條件也削弱了其商業時效能量,而中國的時尚是從石頭上開出花來,其生命力頑強並且知道如何從西方文化中汲取營養。此刻的中國在極速發展,在東西文化交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化的背景下,中國時尚產業定會後來居上,並影響世界時尚潮流。
真實版「阿甘」奮鬥史
談到自己的創業史時,粱智明自詡為真實版的「阿甘」,延續祖輩當年北上天津做生意開南北行的經商傳統,1990年,廣州大學設計系求學的大二學生梁智明,在廣州創立了向日葵室內設計室,從這時起梁智明的「傳奇」故事開始上演。因為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梁智明從1992年開始就與香港公司合作做設計,1997年公司獨立運行,到1999年時公司正式更名為梁智明設計有限公司。隨着公司的壯大和信譽的提升,他的設計公司在香港、成都和三亞都設有分支機構,他計劃在今年年底與法國公司合作將公司總部設在上海,之後會在巴黎設置分公司,為客戶做增值服務。
現在事業的輝煌應歸功於2008年梁智明因自我膨脹後跌入低谷的反思,2008年他將公司盲目擴張導致局面失控,巨虧500萬。2009年春節,痛苦壓抑的他隻身前往泰國閉門思過,在那裡,他設計了一個鐵翼鷹揚的圖騰刺於後背,決心風雲再起,他說:「臨走時我寫下一段文字:從此刻開始,不氣餒、不妥協,一意、孤行。也為此,這個刺青叫『獨舞』。我為自己做了一個方案,然後,我就像電影《勇敢的心》的主人公一樣上下飛奔、南北縱橫,重拾山河。」 他驕傲地說:「我敢說我是全中國最努力最勤奮的設計師,每晚入睡的時間不會早於三點,平均每兩天飛一個地方,痛卻快樂着,因為這種高節奏的工作頻率是為自己而戰,每天叫醒我的是夢想。」■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許桂麗、張勇,實習記者 仝沛瑾、劉曉琰 青島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