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近期公布的就業數據非常亮麗。資料圖片
葉澤恆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踏入2015年,投資者眼見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出現放緩,加上環球央行於1月便戰開貨幣大戰,不少央行推出寬鬆貨幣政策,甚至乎改變匯率機制等,一度令投資者認為聯儲局今年內不會加息。但上周五,美國公布的就業數據非常亮麗。1月非農業新增職位增加25.7萬份,較市場預期的22.8萬份為高,而新增非農業職位已經連續十二個月高於20萬份以上,是自1994至1995年以來表現最好。
內部經濟數據見理想
與此同時,去年11月及12月的非農業職位更出現大幅向上修訂的情況,分別上調至42.3萬份及32.9萬份,令過去三個月的平均新增職位達到33.6萬份,是1997年11月以來最好表現。雖然失業率回升0.1%,去到5.7%,但更令人喜出望外的是1月工資顯著上升,平均按月大升0.5%,是2008年11月以來最大升幅,市場原先預期只會增加0.3%。同比方面增長2.2%,而市場原先預期增長1.9%。至於去年12月的平均時薪修訂為按月下跌0.2%,是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
相信經過上周五美國公布1月就業數據後,加強了不少投資者對美國年內加息的信念。美國非農業職位增長較預期理想,可以說是其中支持加息的因素。但是,工資增長的幅度遠較市場預期為多,將預示美國零售市場未來兩三個月可能出現相當的增長。由於美國消費開支,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達七成左右,故對支持美國經濟增長有幫助。
在這情況下,聯儲局6月加息機會,目前已升至24%左右,反映聯儲局提早加息的機會正在上升。與此同時,最新有兩位今年有投票權的地方聯儲銀行行長發表講話。里士滿聯儲銀行行長拉克爾表示,美國經濟發展正加強,6月加息是具吸引力方案,是首位聯儲銀行行長表態支持6月加息。另一位有投票權的三藩市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於英國媒體表示,若聯儲局等待加息時間太長,加息的幅度可能較大,早些加息可能會較好。兩位的言論,不論是直接或間接,均反映似乎局內開始有共識,6月加息的機會正在增加。
環球減息量寬料無礙
看到這點,相信讀者不禁會問,1月全球不少央行進行減息、把匯率波動幅擴大,以至推出大規模的量寬措施等。既然筆者認為,美國6月將會加息,但怎樣會令全球貨幣政策趨勢一致呢?筆者有兩點提出。第一,根據以往的經驗,聯儲局一旦開始加息,將會令市場的資金流向美國,意味不少國家將出現資金流出的問題。怎樣制止大量資金外流呢?加息是一個較直接的做法。第二,國際油價自去年下半年起便持續下跌。雖然筆者估計有關情況短期內不易扭轉,但相信油價可能於下半年出現反彈。由於基數效應,故預料下半年物價出現上升的機會較高。
因此,經過上半年貨幣政策出現分歧後,筆者估計下半年可能會趨於一致,意味融資成本可能上升。若融資成本上升,最受影響的可能是一眾中小企業,與及以往累積升幅較多的香港樓市。難怪近日湯文亮先生對香港樓市的言論,可以說是對用家或投資者的一種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