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海鳴 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永遠名譽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香港特首梁振英近日率代表團訪問上海,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的熱情接待,並與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共同出席了滬港經貿合作會議第三次會議。此次會議作為一個新起點,雙方加大了合作力度、拓寬了合作領域。應該看到,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滬港合作不是「零和遊戲」,而是為國家、香港特區和上海締造「三贏」。而要實現「三贏」,滬港兩地應該樹立「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把握滬港合作機遇;樹立「競合」理念,在優勢互補中找準滬港合作的竅門;樹立「與時俱進」理念,在做大增量中拓展合作空間。唯有如此,合作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在滬港合作會議第三次會議上,香港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三項協議,就10個範疇、27項合作措施達成共識。梁振英表示,滬港兩地深化合作,不是「零和遊戲」,而是為國家、香港特區和上海締造「三贏」。他說,目前正值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建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關鍵時期,香港和上海同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緊密合作可為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楊雄在致辭中說:「『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滬港兩地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合作帶來了寶貴機遇。」
此次會議的豐碩成果備受兩地關注。梁振英的「三贏」表述,點出了滬港合作的目標。曾幾何時,上海的快速發展,被一些人士誤讀為「搶香港的飯碗」。這種認識過於狹隘,在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滬港兩地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是夥伴而不是對手,眼下應以三種新理念推動國家、香港和上海實現「三贏」。
樹立「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國家大局中把握機遇
香港和內地歷來就是「命運共同體」。遠的不說,且說1997年抗擊亞洲金融危機、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抗擊世界金融危機,香港都是在國家的鼎力相助下渡過難關。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區,應強化與國家「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香港的發展置於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去考量。看清香港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靠山,看清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方向是與內地加強合作,看清香港將會在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長期發揮最特殊的補益作用。
理念一變天地寬。一旦強化香港與國家 「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滬港合作之路就會豁然開朗。國家正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上海正在落實做好「排頭兵」、「先行者」;上海自貿區也是「試驗田」。在許多領域,上海的改革探索需要香港經驗,也需要與香港聯手,才能以優異成績完成「國家使命」。香港兼具「一國」和「兩制」雙重優勢,在中國內地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戰略中,可以充當「超級聯繫人」,同時,香港在金融、貿易、服務業等方面的經驗也可為上海所借鑒。「國家使命+上海需求+香港優勢」,就是滬港合作的機遇,也是實現「三贏」的必由之路。
樹立「競合」理念 在優勢互補中找合作竅門
一提到香港和上海,一些人難免有「瑜亮情結」,習慣於將兩者視為競爭對手。其實,縱觀大局、放眼長遠,就會發現兩地的發展並非此消彼長,完全可以「強強聯手,合力出擊」。關鍵在於變「競爭」理念為「競合」理念,用「錯位發展、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方法尋找合作的竅門。
從表面上看,滬港兩地的產業結構相近度高,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上海致力於科技創新中心和四個中心建設,也囊括了金融、貿易、航運的重要領域,似乎無法形成互補,其實不然,雙方合作的空間很大。
以金融合作為例,滬港兩地各具金融優勢,但角色定位不同。香港是高度國際化、自由化和法制化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上海資本市場發達,在拉動內地的資金、人才和金融機構等方面,享有優越的地位。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上海和香港分別扮演「在岸」和「離岸」市場角色,各展所長。去年11月開通的「滬港通」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已經為滬港兩地帶來收益,就是一個例證。
再以航運為例,香港與上海各自擁有自己的地緣優勢。香港位於遠東貿易航路要衝,且地處正在迅速發展的亞太區中心,上海輻射長江經濟帶,有很大的市場腹地。隨着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對船舶和航運的服務需求將與日俱增。香港在船舶買賣、註冊、管理、船舶融資、海事保險、海事仲裁等領域的專業水平和經驗均處於世界前列,可為上海提供借鑒。
樹立「與時俱進」理念 做大增量拓展合作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已達10萬億美元,以每年7%左右的增長速度計算,每年的經濟增量就是一個中等國家的體量。這是一個誘人的「蛋糕」,滬港兩地應該以「與時俱進」的理念,在做大增量中拓展合作空間。
此次滬港合作會議有兩大亮點,都是着眼於「增量」做大文章。一是金融合作進一步加深。滬港兩地將共同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鼓勵香港企業利用自貿區政策,積極參與人民幣跨境各項業務試點。推動香港成為上海企業「走出去」的境外人民幣融資重要來源地、首選的投資平台及財資活動中心。二是雙方合作內容突破了經貿範疇,延伸到教育、衛生、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特別是雙方決定開展公務員實習交流活動,成為備受關注的亮點。
梁特首此次率團訪問上海,促進和推動滬港兩地合作邁上了一個新層次、新台階。如今,兩地的交流已不局限於「盤活存量」,而是於國家戰略佈局中,在「做大增量」中實施更多的交流項目,拓寬更廣的合作範圍。只要兩地能與時俱進、着眼長遠,合作之路就會越走越寬。正如韓正書記所說,許多上海市民很關心香港的發展,許多香港朋友也很關心上海的發展。「希望滬港兩地深化合作、攜手前行,共同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